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知识点梳理
时间:2016-09-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第五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 教材解读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
第五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 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较已往相比,本学期每单元增加了1篇略读课文(共2篇)。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强调了课外阅读的拓展,要加大阅读量从第一单元的内容开始,到每一教材的导读,课后的练习,到“课外书屋”等,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如第五组综合性学习、第八组“走进毛泽东”等,都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2、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紧密,要加强实践性P5: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如第三组习作(P54):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第五组综合性学习。3、强调写作方法的学习,要加强读写结合如:第二组习作(P36):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P37“交流平台”: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还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习作是怎么表达感情的。第六组:描写人物的方法。“交流平台”是从本册开始新设立的栏目。从“交流平台”的设计中,可以真切感受到编者把语言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如何表达情感”“语句好在哪里”“注意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把学习的重点直接指向文章的语句及表达方式。这个平台的主要使用方式就是“交流”,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课文中是如何写的,也可以说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写的,把课文学习和学生习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如:第三组P544、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回顾·拓展一)“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如,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的方法?在哪些地方用上了搜集到的资料。”(回顾·拓展七)“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来小结一下各自的学习收获。如,学到了哪些新知识,积累了哪些语言材料,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方面有哪些新的体会。你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作出简要的评价,或者和同学相互评一评。”(回顾·拓展八) 第二节 单元知识点概括 单元专题主要方法重点知识点的要求重点目标设定第一单元我爱阅读1、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3、反复读书受启发。1、生字、新词过关2、心理活动3、理解句子。4、仿写。5、背诵。6、采访稿。7、辩论稿。1、学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2、学习本单元生字词、成语等。3、把握主要内容。第二单元思乡情 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1、翻译古文。2、懂诗句意思,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想象作文。 1、感知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揣摩、领悟、体会思乡之情如何表达的。第三单元学习说明性文章1、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学会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利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1、了解动物习性。2、能用准确的、生动的的文字感受用词的准确性。3、了解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启示1、借物喻人。2、练习快速默读。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背诵、抄写。3、写建议。4、看漫画,写作文。1、体会心理变化。2、领悟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五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计划、方案。1、字谜2、谐音3、笑话4、汉字的故事5、汉字的探究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3、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六单元父母之爱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1、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实际体会。2、写给父母的作文。1、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2、通过对主人翁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主人翁的爱。第七单元勿忘国耻1、学习搜索、整理资料。2、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1、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文章内容。2、小标题。3、写 读后感。 1、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2、学写读后感,提高表达能力。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1、理解诗意。2、学习场面描写。3、了解描写人物要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1、按顺序记述事件。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从加点词语体会人们心情。4、写任意文。1、理解课文。感受伟人风采。2、学习场面描写。3、了解描写人物要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第三节 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识字与写字建议:强调易错字的写法,形近字区分;强调读音易错的字,课文中读音加方括号的字或生字中出现的多音字要随时帮助学生积累。课本中的成语积累,重点成语要理解并会运用。基础知识知识点第一项:字1、生字表二生字:生字字形(注意各种结构和笔画的字)、生字读音2、多音字转、切、咽、传、绿、济、将、供、似、禁、差、朝、调、散、待、咽、奔、撒、泊、蒙、抹、折、扒、鲜、肚、喷、横、塞、扎、觉、曾、晕、辟、载、铺、混、龟、埋、挣、拧、磨、磅第二项:词1、各单元词语盘点“读读写写”2、各单元词语盘点“读读记记”(读准字音、“四字词”进行词语补充或根据语境进行填空)第三项:句1、修改病句2、扩句、缩句3、转述句4、双重否定句: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5、关联词使用:关注课文中带有关联词的语句6、常见的修辞手法:(1)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排比)(2)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反问)(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比喻)(4)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对比)(5)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想象)(6)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引用)(7)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设问)(8)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拟人)(9)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7、说明方法(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举例子)(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七十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举例子)(3)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作比较) (4)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举例子)(5)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打比方)(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列数字)第四项:各单元日积月累熟练默写,成语故事理解含义第五项:标点符号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冒号:)2、外公年纪太大了……(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3、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4、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5、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6、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引号:表示突出强调)7、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引号:表示特定称号。 第四节 阅 读阅读教学目标: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教学建议:1、精读课文的教学:指导朗读、默读。精读词句,积累语言。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精读内容,领会方法。2、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重点课文背诵并默写,课内分析理解重点篇目:第1课《窃读记》第3、4、10自然段。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6课《梅花魂》第13自然段。 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10自然段。第15课《落花生》第10、12、13自然段。 《有趣的汉字》中的谐音歇后语。《我爱你,汉字》中汉字的演变,赞汉字。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7自然段。 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6、7、8、9自然段。第25课《七律·长征》。第26课《开国大典》第7自然段。 重点语句:1、《窃读记》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2、《走遍天下书为侣》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3、《古诗三首》:理解诗意,体会诗表达的思想感情。4、《梅花魂》《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5、《鲸》: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6、《钓鱼的启示》《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的含义是什么? 7、《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А、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В、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C、父亲的话的意思。8、《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10、《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11、《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12、《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词语理解:万水千山 等闲 逶迤 腾细浪 云崖 磅礴 走泥丸 尽开颜 三军(2)每个句子含义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句子中暗含的两个小故事分别是( )和( )。“暖”体现了( ),“寒”体现了( )。13、《开国大典》《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对句子的理解:(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3)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五节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目标:1、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2、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建议:1、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2、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习作内容及要求备 注一l 说读书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l 能将活动的经过或感受说具体l 写读书故事;整理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l 在活动开展后,能将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具体,珍视自己的活动感受。说写合一二l 策划“浓浓的乡情”主题活动l 讨论交流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l “二十年后回故乡”l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学会互相交流。说写分开三l 尝试做“小小推销员”l 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初步体验推销成功的快乐。l 介绍一种物品l 了解一样物品,能按一定的顺序,正确运用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将物品介绍清楚。学会反复修改习作,并积极展开交流,提出修改建议。说写分开四l 分块讨论交流:一件事;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幅画引发的启示l 把一件事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讲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明名言警句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说清漫画的内容及联想和启发l 写一件事;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幅画给你的启示l 写清事实,记事要写清过程;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并互相交流。说写合一六l 听故事,交流看法;说和父母间发生的小故事l 认真听故事,踊跃评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在交际和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母的爱。l 通过具体的事,体会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父母的爱;向父母提出建议;和父母说心里话l 选择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和父母交流所写的内容说写合一七l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活动l 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l 学写读后感l 围绕本单元课文和同专题资料,掌握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方法。自改互评,交流写作感受说写合一 八l 推荐一部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或电视,l 可制作推荐卡片,推荐者要讲清作品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精彩情、观(听、读)后感想;听者要抓住要点,及时提问,即兴补充相关情节或发表自己的看法。l 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实践顺序描写一个场景;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影视作品汇总,选择一个写梗概。l 将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用简练的语言将主要内容写下来,并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使之更清楚,更明白。 说写分开 综合性学习:(1)第一单元:随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专题(2)第五单元:独立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专题(3)第七单元:“回顾·拓展”中的综合性学习——“勿忘国耻”专题 第六节 习作(见上)习作目标: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习作建议:习作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核心思想是多练,浅练,多赏识。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单元习作内容梳理第一单元:1、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根据笔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3、“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写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第二单元: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第三单元: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第四单元:1、在生活中获得的启示。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名言警句给我们的启发。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3、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第六单元:1、曾经有过不理解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父母的爱。2、对父母提出的建议。3、想和父母说的心里话。4、看图写话:《父与子》第七单元:写读后感第八单元:1、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2、写梗概。 第六章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 教材解读一、教材内容和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二、教学总目标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第二节 知识点概要一、拼音:多音字、容易读错的字二、汉字1.要求会写的120个字。(教材后生字表)能辨别其音、形、意并能运用。2.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复习音序表三、词语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积累下列词语:(1)抄写喜欢的词语(2)抄写描写人物神态或表情的词(3)和艺术魅力有关的成语3.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会加点词的作用):四、句子:1.积累佳句(1)课文中的优美语句:(2)诗句:(3)名言警句:(4)有关环保的口号和标语:2.理解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体会等。五、阅读1、省略号的正确使用。2、了解诗歌中“对应”的写法。3、给长文章写小标题。4、诗画类课文的学习。六、习作各单元习作训练1、仔细观察大自然,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表达方法写作。3、细致地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性格。4、运用说明方法,学习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方法5、学写童诗,诗要分行,按小节布局、富有想象。 第三节 各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一、字词盘点 (举例) 1.字 2.词(1)难读的字 (1)必须掌握的词 邀 津 谧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2)难写的字 (2)词语归类 谧 蕴 韵 巷 ABB式 AABB式 (3)多音字 AABC式 ABCC式 二、佳句积累(举例)1.比喻句示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之上站了几百年了吧?2.排比句示例: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3.拟人句示例: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三、
考试热点1.掌握本单元文章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考试经常要求仿写。2.阅读句子,体会句子的用法。如在《草虫的村落》中第一自然段里,从“又”字中你想到了什么。比如:课后题中出现的体会句子的练习。3.《山中访友》第3----7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难点考察:第一组课文中,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学生能找出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还可以仿写。第二单元一、字词盘点(举例)1、字 2、词(1)难读的字 (1)必须掌握的词挟 挠 藐 劣 挚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2)难写的字 (2)词语归类毅 浆 挚 频 1、AABC式 形近字区分:如浆、奖、桨、酱 2、含有数字的词语篇、遍、编、扁 3、第二字是“不”的词语 (3)多音字 要 教 咽 薄蔓 晕 劲 哈二、佳句积累(举例)1、设问句示例: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2、排比句示例: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3、精彩句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三、考试热点:总结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如:《怀念母亲》中的母亲指( )和( )。《詹天佑》中第4—6自然段描写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常用来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习作方面,谈谈自己对爱国的认识。难点考察:结合单元主题和综合性学习考察有关爱国的诗文、名人名言、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等。第三单元一、字词盘点(举例)1.字 (1)难读的字怨 掀 虑 撕 仪 蹑(易读错的字) (2)难写的字魁 悠 嘿(3)多音字作 强 削 冲 溜 同音字:搁和割形近字:掀和撕;裹、衷、衰、哀;霉和莓;歉、谦、廉;虑和虚2.词(1)必须掌握的词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 (2)词语归类 表现人物神情的词语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带有“自X自X”的词语 形容非常惊讶的词语二、佳句积累(举例)1、环境描写示例: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示例: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3、描写优美的句子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4、精彩句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5、人物语言描写(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及标点符号的用法)6、人物的神态描写(如《唯一的听众》中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7、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三、考试热点1、出示句子,选择省略号的作用。2、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体会出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也可以进行仿写训练)(描写人物动作时,动词前的“地”学生经常用错。)3、习作:描写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人物的特点。4、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拓展难点:《好书推荐》你最喜欢读什么书?推荐给大家。第四单元
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 莹 胁 资 赐 滥 潺嗡 婴 鹰 脂 眷 (2)难写的字 竭 胁 眷(3)多音字 扁 难 载 干 卷2、词(1)必须掌握的词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2)词语归类 1、以“一”字开头的词语 2、描写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 3、ABCC式的词语 4、带有“不X不X”的词语 5、量词 6、修饰性词语 7、描写自然现象类词语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2、列数字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3、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三、考试热点1、本单元文章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考试中经常考查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第4—8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进行考查。3、写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倡议书。4、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5、难点:成语故事《竭泽而渔》。第五单元一、字词盘点(举例) 1、字 (1)难读的字
畜、 猹、弶、闰、挲、憎
(2)难写的字
扭、套、漱、?恍
(3)多音字
畜 佛 冠 号 场 模 2、词 必须掌握的词: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
词语归类
①形容色彩的ABB式的词语
②ABAC式的词语 ③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 ④量词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
2、精彩语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一个蹲着,一个半蹲着,爸爸拿出镊 子夹出玻璃碎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它上药,扎好绷带。 3、含义深刻的句子
(1)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三、考试热点 1、重点文学常识,如鲁迅先生的生平、只要著作。
2、对重点句子或片段的理解。
3、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具体事例或小标题。 4、《少年闰土》第1自然段页日积月累中鲁迅先生的名言第七单元一、字词盘点(举例) 1、字(1)难读的字
塑、冢、饼、营、嗥、寇、抑
(2)难写的字
抑、??吉、革、搏、寇、碑(3)多音字
调、旋、藏、朝、血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
(2)近义词 (3)反义词
(4)词语归类①带有千、百的词语②含有器官名称的的词语③ABCC式词语④AABC式词语⑤表示按的词语⑥量词?⑦修饰性词语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精彩句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3、含义深刻的句子
“闪着金色的光芒”预示这狐狸一家要开始了甜蜜欢乐的生活。三、考试热点1、课文中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品质特点常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考察。2、关于注明动物小说家的文学常识常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考察。第八单元一、字词盘点(举例)1、字(1)难读的字:茵、霎、多难弹啊、多好啊、多纯熟啊(2)难写的字:粼、盲(3)多音字:得、伯、传、弹、蒙、绷、降2、词(1)必须掌握的词语参见词语盘点——读读写写(2)词语归类 ①带有反义词的词语 ②形容友情的词语 ③量词 ④动宾短语 ⑤与艺术的魅力相关的成语二、佳句积累 1、精彩句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含义深刻的句子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3、交友的名言、诗句三、考试热点1、文学常识,如教材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2、《伯牙绝弦》常以解释句子的形式进行考查。3、《月光曲》第9自然段。 说明:一年级更换新教材,知识点整理延后下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