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时间:2016-09-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形似独角鲸的巨大怪物,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与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引起巨大恐慌的怪物原来是一只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形似独角鲸的巨大怪物,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与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引起巨大恐慌的怪物原来是一只不为人知、技术装备先进的潜水艇,名为“鹦鹉号”。
他们三个人虽然成了俘虏,但却受到了潜水艇主人——尼摩船长的款待。为了守住潜水艇的秘密,他们会被永远禁闭在潜水艇上,所以他们只能一起参加海底旅行。他们从日本海出发,途经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经阿拉伯隧道进入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南下至南极,又北上经英吉利海峡驶入北极海域,历时近10个月,共计航行了两万法里。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数不尽的险阻,见到了无数的千奇百态的海底生物和奇异的海底景观。
印象最深的是海底森林打猎、珊瑚公墓、观赏采珠场、和抹香鲸大战、与章鱼肉搏战、被困南极冰层等,每一处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域,遭遇了北冰洋大漩涡,他们才借此机会侥幸成功地逃离了潜水艇,从而潜水艇的秘密才得以面世。能写出这样的一本引人入胜、百看不厌的书,作者太伟大、太了不起了。首先:
得有渊博的知识,包括生物学、地理、航海、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和熟练运用,尤其是对海洋海底的研究。其次: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作者拥有的超凡想象力和伟大的梦想,后来潜水艇的制造、南极探险等梦想,人类真的实现了。我觉得阿龙纳斯应该是作者的化身,我尤其喜欢他关于“珍珠是什么”的回答,站在了不同人的角度。对诗人来说,珍珠是大海的眼泪;对东方人来说,它是一滴凝固了的露水;对贵妇人来说,它是佩戴的饰物,晶莹剔透,戴在脖子上或戴在耳朵上;对化学家来说,它是带了些胶质的磷酸盐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最后:对生物学家来说,它只是某种双壳软体类动物分泌螺铀质的器官的病态分泌物。跟着作者,我还学到了很多海洋知识,比如在海底一千米下的深度,海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总是四点五摄氏度。
我最佩服的是作者笔下的尼摩船长,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他简直就是个天才,渊博的知识、不凡的身手、无比的勇气、沉着又机智,一手打造出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潜水艇。用的一切皆取自大海,并且永远取之不尽。吃的花样繁多的菜肴是由鱼类、海参、海藻等做成的,甚至还挤鲸鱼奶;穿的衣料是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床上的褥子是最柔软的大叶藻制作的;纸也是大叶藻制成,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体液;电力原料是提取海水中的氯化钠,制作成钠汞合金,能量巨大。
海底也处处暗藏着凶险,地中海海底就不知沉没了多少海难的船舶,吞噬了多少财富,沉眠了多少遇难者。然而“鹦鹉号”在海里几乎没有禁区,不怕触礁,不怕大风暴,哪里危险到哪里去,危险的地方才见到了常人看不到的风景。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乘坐比这更先进的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周游一番!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编辑:紫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