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6-09-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12.光的反射 密云区果园小学 李雪莲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第十三条指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避免用学科教学内容简单替代,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实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
12.光的反射密云区果园小学 李雪莲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第十三条指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避免用学科教学内容简单替代,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实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近年来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从倡导“教作为探究的科学”向“教作为实践的科学”转变。针对五年级的学生特点,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以平面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光的反射概念,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中充分以小组合作实践为主导,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小组记录分析交流得到结论。教学目标学生基于亲身实验能说出光沿直线传播到平面镜平面镜后又沿直线传播出去;光照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而返回来的现象叫反射。学生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小组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学生基于亲身实验确认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教学难点学生基于对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并提出问题1.用激光笔从实验盒的不同角度照射,出现或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光传播路径。提问:同学们请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空气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设计意图: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如果在充满烟雾的实验盒底部放一块儿平面镜,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把你猜想的结果画在记录纸上。3.汇报:请同学展示猜想结果,并说说猜想的依据。【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1.提问: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究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让我们借助实验来进行观察。2.实验方法:①先将香点燃放到实验盒中,用激光笔从盒子的上方沿不同的角度照到盒子下方平面镜的点上,观察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在盒子前面的胶片上做好记录,先画出平面镜上点的位置,然后利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光线;③实验至少做三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3.汇报:激光笔的光遇到了平面镜会发生什么现象?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4.总结(PPT)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随机介绍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为后面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打基础。】三、初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1.展示几组学生的记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记录,你有没有发现光的反射现象有什么规律?2.请小组的同学轻声交流一下。3.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初步发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4.提问:黑板上的反射现象应该怎样补充完整?(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光线)【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初步运用。】四、利用光的反射规律1.我们已经发现了平面镜能反射光线,还有一定的规律,现在让我们来利用这个规律来完成一个挑战的任务,看教室四周的墙上分别放置了高低不同的三个目标,请小组的同学就近选择一组目标,将平面镜放到桌子上不动,利用激光笔分别打中三个目标,看哪个组打中的最快。2.开始活动3.汇报交流,说一说打中目标的窍门。【设计意图: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进一步运用。】五、光的反射的应用1.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光遇到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2.介绍光的反射的应用潜望镜 汽车的后视镜 额镜【设计意图: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3页的资料,还有什么新的认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