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6-09-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 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凸透镜的确定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

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凸透镜的确定方法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3、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

光能力越强。

4、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

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5、幻灯机与投影仪:都是将较小的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投影仪中平

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使得到的像更大,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

屏幕并把影片与透镜的距离调近。

6、照相机:较大的物体经凸透镜后成较小的像,景物离照相机越远,拍到的像就越小

要使拍到的像大些,应使照相机离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简言之: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7、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8、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

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

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

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1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

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

13、远视:(与近视相反) 用凸透镜矫正。

1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米)

15、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

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

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

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

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

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

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

是一个定值,一般取9.8N/kg,用g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义是:1kg的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

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称为力的合成。 (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

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

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16、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1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

18、滑动摩擦力:是指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见实验探究)

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滚动方向相反。

19、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2)增大压力

21、减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2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3、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2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

2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26、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

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 =F/s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 N,面积的单位是 m2, 压强的单位是 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 。1Pa=1N/m2。

(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 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 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 注意:h 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

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水位计 —————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水塔供水系统 ————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10、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11、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

液体压强的特点。

12、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实验是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做出的,托里拆利实验也证明了

自然界中真空的存在

1标准大气压 = 760 mmHg = 1.01×105Pa,即P0 = 1.01×105 Pa .

它大约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1 cm2 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13、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4、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增大;

体积增大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减小。

1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 m 高的水柱,所以抽水机的抽水高度(吸水扬程)只有10 m 左右,即抽水机离开水源的高度只能在10 m 左右,再高,水是抽不上去的。

16、离心式水泵实际扬程分吸水和压水扬程两个部分,吸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差决定的,压水扬程是由水离开叶轮片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的大小决定的。

17、使用离心式水泵,启动前如不先往泵壳里灌满水,水泵能抽上水来吗?

答:不能,如果启动前不灌满水,泵壳里就会有空气,泵内与泵外的气压相等泵外的大气压就无法把水压入管内,这样是抽不上水的。

1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浸在指漂浮或全部浸没。

19、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浮= G排 =ρ液gv排

22、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 时上浮,F浮 = G 时悬浮,F浮 <G 时下沉。

2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钢铁的密度比水大,有它制成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空心的,以使它

能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2)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从而使它下沉、悬浮或上浮。

(3)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小很多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空气对他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

(4)飞艇、热气球:里面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热空气比气球外的空气密度小,他们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能升入高空。

(5)密度计: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密度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大。

※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

读法: 例:液面与1.2刻度对齐时,表示被测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

24、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5、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

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 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

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基础知识

1、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 O 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1 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2 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L1 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L2 表示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称为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是力和力臂乘积的平衡,而不是力的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即: F1 L1 = F2 L2

可变形为 :F1 / F2 = L1 / L2

3、作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

(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

(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

(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动力臂大,动力就小。为省力杠杆。反之,为费力杠杆。

5、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

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6、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也不多移动距离也不少移动距离,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1 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1)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不改变。

(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承担,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8、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机械功,简称功。

9、功的两个要素:

(1)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注意:惯性使物体运动,物体本身并不是受力而运动)

(2)物体必须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10、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的乘积。

W = F S

F 表示力,单位:牛( N ) 。 S 表示距离,单位:米(m)

W表示功, 功的单位就是牛· 米 。 叫作焦耳。

即:1 J = 1N·m。

11、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12、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如果功的单位用J

时间的单位用s 功率的单位就是瓦特 (或W)。

13、功率的计算: P = W/t

W 表示功,单位是焦(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1 W= 1 J/s

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

∵ P = W/t W = Fs F指力 ,s 指移动的距离 ,t 指时间

∴ P== F·s/t 又∵ v =s/t

∴ P = F·v

14、大量的事实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5、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所作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有

用功。用W有用表示。

16、额外功:在使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这部分功

叫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

17、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即:W总 = W有用+ W额外

18、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

即:η= W有用 / W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9、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则有W有用 < W总 ,因此η总是

小于1 ,这也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关于滑轮组的计算

1、根据题意确定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承担,用n 表示。

2、确定重物的上升距离,和拉力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

重物的上升距离为:h

则拉力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就是:nh

3、看是否计动滑轮的重力。(绳重与摩擦一般情况都不计)

当不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当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 G轮)

三、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W有用 = G·h

W总 = F·s s = n·h

(1)η=W有用 / W总

(2)η= W有用 / W总 = Gh/Fs = Gh/nFh = G/(nF)

君辰教育 助君成功


扫一扫,更多知识点!

校址:白银区友好路68号红鹭宾馆西楼

联系老师:18296894551(张老师)

15209427592(曾老师)

13659339963(李老师)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