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从单元整体教学到单元整体课程

时间:2016-09-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从单元整体教学到单元整体课程 山东 李怀源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及实施情况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部分: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教科书教

从单元整体教学到单元整体课程

山东 李怀源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及实施情况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部分: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教科书教学又分为四个模块:预习(1课时);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课时);领悟表达、欣赏评价(2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2课时)。前三个模块完成教科书课文的教学。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都把一个单元中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通过某个点建立课文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教科书教学为起点,以读整本书为桥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路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教科书教学以能力点整合教科书课文,改变传统的“内容分析”模式,变为学生讨论探究,把课文学习落脚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因此,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模块后,增加了“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教学为例,来看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本单元包括《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五篇课文。以“童年”作为基本的组合点,包括古诗词、儿童诗、记叙文等文体形式,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童年。根据单元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理念,确定读高尔基的《童年》,然后进行读书交流,开展“我的童年”的语文实践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在感受童年的基础上,基于“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进行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他人故事的同时,能领悟到该如何表达自己。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理解内容模块以解决学生疑难为主要目的,体会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模块,了解用不同的方式来描写童年,体会各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对语言进行推敲和欣赏;口语交际和习作模块,让学生回味自己的童年,然后与同学交流,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读整本书交流模块,在学生阅读《童年》这本书以后进行交流,了解童年的不同经历,感悟不同的童年,体会到更复杂的叙事结构;语文实践模块,以表现“我的童年”为主线,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是在习作基础上更多样化的表达,可以采用诗歌、散文、图画书等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为起点,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为着力点,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为落脚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语文教学范式,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学习过程,注重语言积累运用,强化言语实践,服务实际教学,立足长远发展。经过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改变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学生思维、语言与情感的整体发展。

二、“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体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能力为核心进行统筹设计,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结构,每一部分都包含“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

(一)课程目标

单元整体课程的整个课程架构是按照学期,分出阶段。单元整体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在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按照小学六年12个学期的方式进行编排。每个学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一一对应起来。

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对一线教师而言,能够更清楚地把握目标。能够弄清楚年段特点,不至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不至于让所有年段的老师都按照一样的目标来教学。不管是哪个老师来教,都能够让学生达到相应的要求。目标的细化,既突出了阶段性,也突出了整体性。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看到小学阶段的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够准确定位某个单元,某个课时的教学,不至于千篇一律,也不至于偏离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学习习惯,三是学习策略,四是学习量。如,小学语文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不但做了数量上的规定,做了学习习惯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年段都有了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要求。

一年级上学期

2.学习读文字和看图画两种方法了解故事的内容。

3.在读图画书的过程适当的地方停下来,培养猜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年级上学期

1.能够运用一年级积累的方法阅读图画书。能够理解阅读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乐于与同伴分享。

2.能够借助拼音或读物中的图画细节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

三年级上学期

5.具有对原文复述、解释的能力。

6.了解童话大意和主人公。能讲述感兴趣的情节,就自己喜欢的人物做简单的交流,锻炼重整、评鉴的能力。

四年级上学期

2.能够对书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推测,并能从书中找出证据支持。

3.能利用绘画、读书单等方式对传记和说明性书籍进行分析、解释,整体把握一本书。

五年级上学期

2.依据文章的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分享式、主题式、团体讨论、聊书等),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7.在阅读中,能从篇章多处摄取特定的信息进行重整。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信息。

六年级上学期

4.理清小说中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角色分析。对角色每一个确定的显著特点,从故事中找出支持这个特点的证据。

5.阅读人物传记、科普类作品,了解这些作品的特点。能运用略读、快速通读,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运用浏览找到具体事实或细节。例如,关键词、日期、名字或具体问题的答案。

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从6个学期的目标中看出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细化了课程标准中的策略方法,如,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具体化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能力,如,推测猜想的能力等。这样的划分,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有变化,并且能够相互联系。

当然,因为编写水平的限制,某些目标描述还不够准确。因为强调目标的可测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表述不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会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实际教学相剥离。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部分,以一学期的某个单元为例,进行了教科书教学设计、读整本书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这三部分是作为单元整体考虑,按步骤实施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虽然具体的实施不一样,但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是一样的,各部分的划分是一样的。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科都确定了低中高年段的教学设计模板,在现阶段内,老师按照这样的模板进行设计和教学。这些设计,在设计环节上是简约的,每个环节增加了设计说明,通过设计说明,说明设计目的以及操作形式。这样设计,就是让老师不但知道怎么教,而且要知道教到什么程度和为什么这样教。事实证明,老师进行这样的设计,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习进程把握得更准确。

下面通过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来说明应该怎样实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内容简介

总体构想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重在识字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写字习惯、读书习惯方面)

教科书教学设计模板

低年级

模块一 识字活动(重在识字方法的指导和识字活动的设置。)

模块二 朗读指导(不同标点符号代表的不同语气。)

模块三 写字(书写姿势、笔画顺序与写法指导。)

模块四 积累与运用(写话能力、表达能力)

中年级

模块一 导读(重在激发兴趣,用图片、视频、搜集资料激趣,确定主题,自读课文。)

模块二 理解内容(重在概括、重整、归纳、分析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模块三 领悟表达(修辞方法、精彩片段的欣赏。)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重视片段的训练、由段到篇的过度。)

模块五 检测(阅读检测,一个课内阅读,一个课外阅读。)

高年级

模块一 预习(重在自主预习)

模块二 理解内容(重在探究、评说、归纳、浏览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模块三 领悟表达(评鉴、创作能力)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评价、修改能力,运用修辞的能力。)

模块五 检测(阅读检测,一个课内阅读,一个课外阅读。)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模板

低年级

——《 》读书交流会(或导读等)

内容简介(内容摘要、故事梗概)

阅读目标(观察、欣赏、表达、想象、复述、读书方法、评价等能力方面)

活动准备(物质、资料、体验过程)

学习过程(重在学生活动)

一、读前活动

二、读书(师生同读)

三、交流与体验

拓展活动

中年级

——《 》读书交流会(或导读等)

内容简介(包括作者介绍)

阅读目标(概括、复述、重整、合理想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过程(重在活动话题)

一、活动设计

二、话题交流

拓展活动(延伸活动)

高年级

——《 》读书交流会(或导读等)

内容简介(时代背景)

阅读目标(评鉴、欣赏、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过程(重在话题交流,自主活动)

一、话题交流

二、活动设计

三、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模板

低年级

活动目标:

(重在培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识字、表达、动手等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物品准备。)

活动过程:(以活动为主,重在体验。)

活动延伸:(成果展示、活动后的体验。)

中年级

活动目标:

(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悟、表达、整理、设计、创作、审美等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体验准备。)

活动过程:(以活动为主,重在探究、感悟,培养学生感悟、表达、整理、观察等能力。)

活动延伸:(成果展示、活动后的体验。)

高年级

活动目标:

(重在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表演、合作、组织、重整信息等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资料准备。)

活动过程:(以活动为主,重在表演、探究。)

活动延伸:(成果展示、活动后的体验。)

设计模板,没有把所有的项目都列出。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根据教学的实践,对所要教的单元进行统一规划,分为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学科实践活动教学三部分来实施。在统一的要求下有自己的变化与特色。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部分,设计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学生个人评价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有个人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评价内容以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为指标,这些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自己能够测量的。把可检测可操作的内容放在这里,增加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终结性评价以“样题”的形式出现。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终结性评价以“现场测试”和“纸笔测试”结合的方式,比如,语文测试,我们要考查朗读、背诵;英语测试,我们要考查口语交流。这里只能呈现纸笔测试的内容,这些内容以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如语文的听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数学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这是我们在尝试的一种方式,每个题目后面都附有设计说明,说明考查的目的和指标。

整个框架体系,通过某个单元的还不足以体现,我们设计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实施体系,因为篇幅的限制不能一一呈现。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我们在每本书的后面附有教科书教学单元、读整本书和学科实践活动对照表。我们以教科书单元为起点,补充了读整本书的设计和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表中用给出了书目和学科实践活动名称,这样体系更加完整清晰。

这些设计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教学的推进,也会不断调整。语文的体系设计,就是在2009年出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一书后,结合“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应书目进行了较大调整。

(未完待续)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