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三个儿子》说课稿

时间:2016-10-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读中感悟重体验,多维对话悟真情 ——《三个儿子》说课稿 夏秋玲 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来编



读中感悟重体验,多维对话悟真情

——《三个儿子》说课稿

夏秋玲


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来编选。本文文字浅显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课文篇幅不长,配有插图,语言简练,范式典型,可让孩子饶有兴趣地自主习得语言,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在深入研读教材之后,我立足单元整体,依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文体特征,整体考虑三维目标的融合贯穿,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写一个生字“聪”,掌握一种句式“一个……一个……另一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在品读感悟中懂得“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识字、品词、析句、读文,其中,品读感悟中懂得要用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是教学的重点。自读自悟中明白“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是教学难点。


说教法和学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及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又要把学生的阅读理解、体验与文本紧密联系,形成“阅读对话”,使阅读课成为学生的“思想交流课”、“情感碰撞课”。

二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优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对于浅显的文章基本能自主通读,对文中的人、事、物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规范表达能力仍需提高。另外,我们佛山城区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他们尽享长辈的关爱,但自身体贴孝顺父母的意识需要提升。

针对以上认识,我将主要运用朗读感悟法、直观教学法和情境体验法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用游戏法、朗读法、交流法、表演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心有所感、情有所悟。课前,我会做好充分的学情预测,当孩子理解不到位时,会进行比较阅读,适时巧妙点拨,引导孩子读悟明理。


说教学过程一
巧妙识字,自然引入,整体感知成功的导课是每节课的重要环节,我采用亲切的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瞧,这就是聪明的‘聪’字,‘聪’字会说话,不信你仔细观察它的结构,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综合学生的回答,领会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问,用心去想,这样下来就是一个聪明的人。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记住“聪”字,继而指导学生写好“聪”字(板书)。我还抓住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征,将词语在课件中隐藏起来,让孩子在与词语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中重温生词。聪明的你们字写得好,词语读得好,一定知道今天要继续学习的是哪一课了——在齐读课题之后,我让学生主动提问,并不急于给予答案,而是把学生引向文本,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充分享受学习主人的幸福。



多维对话,以读促思,以读悟情1抓住三位妈妈的对话,朗读感悟三个儿子的特点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指导,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性情。美国教育家谢夫特认为角色体验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在第二大板块我首先抓住三位妈妈对话,通过默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四人小组分角色演读,加上老师、同学有针对性、指向性的评价跟进,使得学生的语感悄然增强,用语言、动作、神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对课文进再创造。

2抓住典型句式体会三位儿子的不同表现,拓展练习句式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课文在描写三个儿子面对妈妈提着水桶艰难行走时不同表现的片段采用了非常典型的语言范式:“一个……一个……另一个……”我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的语言范式概括图中的内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三位儿子的不同表现,体会语言范式的精妙所在,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不同生活场景,让学生更换量词,拓展说话。如果说前面的读是感受,是理解,是言语的录入,这里的“说”就是文本言语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



合作探究,品词析句,突破难点在感受三个儿子不同表现之后,我把教学聚焦到本课的重难点上。这一板块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议观点新课标提倡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同桌一起讨论碰撞:“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他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呢?”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之后,图文结合,带领孩子们一起去认识这“一个儿子”:

出示图片:“老爷爷说的这‘一个儿子’你认为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儿子?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认识他。哪个小朋友找到了写这个儿子的句子,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聚焦人物个体,感悟真情。此处允许个别孩子有多元理解,不急于纠正,而是引导学生和大家一起进入下面品读交流中去,静待孩子在课堂中的思维发散和转换。

2品词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多方面学习材料,亲自去发现,成为一个“发现者”,在读中想象,激发真情实感。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第三个儿子的孝心行动,我抓住重点词语“沉甸甸”,层层追问,层层点拨:“第三个儿子从妈妈手上接过的是什么样的水桶?什么是沉甸甸?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沉甸甸的?课文中的沉甸甸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王崧舟老师“文本细读”理论中的字斟句酌法。让学生在不为留意的文字里发现文本的秘妙。再加上师生角色表演第三个妈妈和第三个儿子的想象对话,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第三个儿子的孝顺体贴。

3
读感悟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处理教材”。我继续从“沉甸甸”一词出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这桶水很重很沉。用波浪线画出来。换位思考,揣摩妈妈此刻的心情,多种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相关句子。感知水的重量,体会妈妈的辛苦。此时,再现三个儿子见到妈妈在提水时的不同表现,集体诵读。同时再次抛出核心问题:现在你弄明白了吗?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读描写第三个儿子的句子。之后总结点拨,完善板书。这一切,老爷爷在旁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他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完成板书:孝顺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回归文本现代教学论认为:经验与思维的统一 、思维与活动的统一是学生中心论的核心。于是我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我为父母尽孝心”金点子征集活动,拓展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的意识。我还将给学生推荐阅读《黄香扇枕温席》等孝心故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充分发挥语文的实践性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将课文改编为儿歌,让师生的情感得到内化升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九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4年5期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xxk”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即可加关注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