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育叙事】对比阅读《三个儿子》 作者:蓝树叶 ? 我们课本的第六组课文是围绕“培养优秀的品质”来编排的。其中,第一篇文本为“画家和牧童”,文中的大画家戴嵩谦虚谨慎,而牧童本真,敢于挑战权威。第二篇文本“我为你骄傲”,文中送报的小男孩知错就改
其次,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本中有哪些人物;班级交流时,相机板书:妈妈1,(又)妈妈2,(另)妈妈3,儿子1,儿子2,儿子3,老爷爷,且儿子与妈妈一一对应。 再次,学生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妈妈口中的儿子。学生交流时,相机板书:聪明、有力气,唱歌好听、嗓子好。且相机学习用“既……又……”说句子。如,李雅欣和阎晨依既字写得好又画画得好。再如,吴放霏既乐于值日又善于学习。再再如,荣子懿既听讲专心,又认真完成作业。 再次,学生自由默读课文,画出三个儿子在妈妈们面前的表现。班级交流时,重点理解“为什么把‘翻跟头’比作‘像车轮在转’?”(连续翻跟头,说明力气大)以及抓住动词“跑、接过、提着、走”来感悟(另)一个孩子的举动,且相机指导朗读,读准“沉甸甸”,凸显一桶水的重。最后,读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主要抓住第8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走走停停、痛、酸”来理解“一桶水可重啦!”从而揭示:老爷爷眼中的“儿子”是发自心底疼爱妈妈的孩子,就是(另)一个孩子,即儿子3。 学习完课文,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且读准角色的不同语气。 课的结尾,我让学生思考了:为什么自己做家务刷完、扫地等,可以挣到家长的钱,而父母天天做家务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工资?以及拓展了“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孝敬父母的温暖故事。 ? ?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读悟,得到精神的愉悦、思想的激荡,以及心灵的沐浴。就拿这篇文本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只要抓住“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来读书,就OK了。但是,如果这样来处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就是不能凸显“妈妈眼中的‘儿子’是神圣的”,为此,反反复复让学生默读课文,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荡起涟漪——做孝顺父母的孩子。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