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们接触《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安排本节课让学生们从家庭入手,进而了解社会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们接触《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安排本节课让学生们从家庭入手,进而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亲情入手,进而了解亲人,感受温暖。从熟悉的生活入手,进而了解过去,珍惜现在。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已经有“家”这个概念,但对“家”的理解和认识却不深入。他们知道最亲的家庭成员,但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不深,更不了解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同时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产生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会为父母分忧,体谅父母。
【知识目标】
知道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会为父母分忧,体谅父母。
【难点】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产生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学方法。
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活动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提问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学法:新课标要求,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
环节一:新课导入
我将运用歌曲进行新课导入。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并且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家庭亲情的照片。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优美温馨的歌声和图片中初步感受家的温暖,也知道了今天要讲什么。
接下来是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我会先设置一个“问一问”的活动
我会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下班后要回哪里去?你放学后要回哪里去?
学生回答:回家
我会再提问:那老师呢?老师下班后回哪里?
学生回答:回老师家里。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再进行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接着我会设置一个“画一画”的活动。
让学生画一下自己的家并且展示一下,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家的温馨。
接下来,我会给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想家的亲身经历。
老师也有一个温馨可爱的家!每当外出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地想家。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参加培训。夜深人静了,我却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为什么,眼前总是浮现出家人的身影。一向坚强的我,泪水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真的,那时候,我好想家!
通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父母以及他们自己想家的表现。
让学生说一说父母及他们自己想家的表现。
A同学说他的妈妈因为工作原因出差到了外地,晚上拿着他的照片想他想得睡不着。
B同学说有一次他爸爸出差很久都没有回来,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
C同学说暑假他参加夏令营活动,好久都没有见到爸爸妈妈,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想爸爸妈妈。
同学们说完了,我趁机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想家?家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我们对她如此着迷。
学生回答:想爸爸妈妈;想吃妈妈做的饭;想家里的小宠物;想我的小房间。
我会最终总结总结:我们想的是家里的成员以及家里的氛围。
通过这样一个想家的话题的分享,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家的温暖。
2.我的一家人
先设置一个“说一说”的活动。
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家人,说一说一家人在一起都干什么。
小组讨论完后,找同学分享一下。
有的同学说他们一家人一起打扫房间,有的同学说他们一家人一起吃饭,有的同学说他们一家人一起玩游戏,有的同学说他们一家人一起看文艺节目。
然后我会适时总结:同学们说的画面想想都觉得很温馨!看来家真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接着设置一个“演一演”的活动
我会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一起做事,一起游戏,很温馨,还有没有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的事情呢?比如说某位家庭成员生病了。
把学生分成A、B两组。A组表演孩子生病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的。B组表演妈妈或者爸爸生病了,孩子是如何照顾的。这个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的亲情,这种关心照顾不仅是父母对孩子,孩子也应该对父母关心和照顾。学会为父母分忧,体谅父母。
最后设置一个讨论的活动
让学生以同桌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怎样做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学生讨论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有的同学说要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有的同学说要自己收拾自己的书包,不给爸爸妈妈增添负担;
有的同学说要给爸爸妈妈端水;
有的同学说要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担心他的学习。
活动完后,我会及时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以后我们也要这样做,爸爸妈妈工作已经非常辛苦,我们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大家回去可以和父母说一下,让他们监督你们。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者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很熟悉,可是几十年前,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像他们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根据以下提纲做一个小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写在纸上。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我的授课内容,我进行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
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二、我的一家人
标签: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