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获奖课例|《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实录

时间:2016-10-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影片导入,激发兴趣 (生观看影片《城南旧事》精彩剪辑。)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电影片段出自《城南旧事》。它是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中,作者曾这样说: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

一、影片导入,激发兴趣
(生观看影片《城南旧事》精彩剪辑。)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电影片段出自《城南旧事》。它是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中,作者曾这样说: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今天,我们就学习小说的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活动一:讲故事
师:大家知道吗?其实,小说就是讲故事,小说的艺术就是讲故事的艺术。莫言也曾说过,他自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也从讲故事开始。下面,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文章,梳理思路,然后用第一人称讲一讲“英子”的故事。
(屏显。)
快速浏览文章,梳理思路,用第一人称讲一讲“英子”的故事。
生: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我”坐在大礼堂最前排中间的位置。爸爸因病没有来,“我”看着别在衣襟上的夹竹桃,思绪飘到了从前。典礼开始了,韩主任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可“我”的心里却只有爸爸。终于,毕业典礼结束了,“我” 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厨子老高却告诉“我”爸爸去世了。噩耗传来,“我” 并没有哭闹,反而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师:讲得非常精彩。但大家注意到了吗?这篇小说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既写了眼前发生的事,又写了回忆的事。刚才这位同学着重讲述了眼前的故事。小说还写了哪些回忆的故事呢?
生:探望父亲,父亲爱花,赖床挨打,独自汇款。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往事加进你的叙述中,更为完整生动地讲一讲呢?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独自去参加毕业典礼,但毕业典礼上 “我”却浮想联翩。“我”想到了昨天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六年前因赖床而挨打的事情、爸爸鼓励我独自汇款的事。毕业典礼结束后,“我” 脚步匆匆地回家去,好像生怕赶不上什么事似的,结果一到家老高就告诉“我”爸爸去世了。这时,“我”没有慌乱和哭闹,反而表现得异常镇定和安静。“我”在心里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师:很好!既详实又生动!老师觉得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了!

三、局部探究,走近人物

活动二:品故事

师:在这些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学习,可以品读句,可以评价人物,也可以抓住细节谈谈自己
的感受。
(一)探究“赖床挨打”事件
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赖床挨打”。
师: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呢?
生:由其可以看出父亲很严厉。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父亲的严厉的?
生:“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特别是“起”字,说得简洁明了、斩钉截铁、不容违抗,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严厉。
师:你能试着把这种严厉读出来吗?
(生读。)
师:同学们还能从哪里看出父亲的严厉?
生:“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 特别是“拖”“抄”“抡”三个动词,都能看出父亲的严厉。
师:“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这句,如果不是“拖”而是“拉”,表达效果会怎样?这两个动词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拖”的力道比较大,而“拉”的力道比较小。
师:下面,同桌之间伸出手来体验一下,互相拖一拖,再拉一拉,感觉一下具体有什么不同。
(生表演体验。)
师:说说你最大的体验和感受。
生:刚才,我还没有准备好他就一把把我给“拖”过去了,“拖”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他“拉”我的时候我就有准备了。
生:我跟同桌“拉”的时候,感觉他力气十分小,我能反抗,而且还能把他拉过来,当然他也能把我拉过去。当他“拖”我的时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他拖过去了,我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而且我移动的速度也非常快。
师:透过这个“拖”字,我们似乎能看到爸爸的什么和英子的什么?
生:透过这个“拖”字,我似乎能看到爸爸当时那种怒不可遏的样子,还有英子当时那种狼狈不堪的样子。
师:小说往往通过传神的描写刻画人物。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拖” 字,就把爸爸怒不可遏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了。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赖床挨打”这部分。
(生分角色朗读。)
师:这三位同学读得很投入,仿佛都进入了角色。最后一句话——— “我挨打了!”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低沉的语气,应读出一种委屈、哀怨的味道来。师:你来读一读。生:“我挨打了!”
师:同学们,朗读也是一种走进文本和人物内心的方式,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这个人物”时,我们就已经走进了“这个人物”的内心。英子觉得她很委屈,那爸爸打英子对不对?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生:阅读第13段后,我知道了英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养成了赖床的毛病,她总是因为赖床而迟到,而迟到了就要被罚站,于是她便因怕被罚站而对上学又愁又怕,而父亲则不希望英子迟到或是逃学,所以我认为父亲打她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生:爸爸打英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一种别样的爱。这种爱,不同于平常的那种慈祥的父爱,而是一种严厉的父爱。这种爱能教导英子上学不再迟到,是一种有教育意义的爱。
生: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考虑。站在英子的角度看,当时英子才上一年级,身体还十分稚嫩,爸爸打她会给英子烂漫的童年造成阴影;站在爸爸的角度看,每位父亲都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爸爸不想让英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才对她很严厉,这是一种别样的严厉的爱,对英子是一种鞭策。
师:也就是说,这种严厉当中包含着的其实是爸爸的爱!除了这里,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爸爸的爱?
生:爸爸来学校送夹袄,能看出爸爸细腻的爱。痛打英子之后,爸爸没有置之不理,不管不问,而是冒着大雨给英子送去了夹袄,而且是不光递给她还看着她穿上,并且还拿出两个铜板给英子,既怕她冻着,又怕她饿着。这也可以看出爸爸的爱。
师 : 这的确是一种细腻的爱———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正是这次挨打让英子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再也没有迟到过!
(二)探究“独自汇款”事件师:还有哪个故事让你们印象深刻呢?
生:爸爸让英子独自去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给在日本的陈叔叔汇款这件事。
师: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你印象深刻?
生:理由在第51自然段。“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在第6自然段也出现过。“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说明,爸爸的这句话已经在英子的心里落地生根,这句话是英子克服困难的关键。特别是“独自汇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英子的勇敢。
师:是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也是兵荒马乱,英子一个小女孩手里攥着七十元的巨款,还要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交给柜台里的 “小日本”,她的心里该是多么恐慌啊!可是,她终于闯过来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很高兴!
师:怎么个高兴法?文中没有说,但我们可以去想象。假如你就是小英子,当你克服内心的恐惧,很好地完成爸爸交给的任务后,你会有怎样的步伐呢?又会有怎样的表情呢?老师读,你们听,并闭上眼睛想象你当时的神情和动作。
(屏显;师配乐朗读。)
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生闭上眼睛听读并想象。)师:睁开眼睛吧!谁来说说?
生:当时,我满脸都是笑容,甚至有些眉飞色舞,嘴里不断地哼着欢快的小曲儿,双眸因为激动而亮得发光,太阳的光芒似乎更为灿烂,还洒下一片金光,照得我心里亮堂极了!
生:我飞奔着,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驰骋在欢快的田野上。我的头发是飞扬的,眉毛也是飞扬的,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是飞扬的!
师:你的比喻用得真贴切! 大家注意到“闯”这个字了吗?这个字是 “门”里面一匹小“马”呀! 当这匹小马终于冲破羁绊,战胜自己,她的欢喜与得意自是不言而喻啦!那么,这种欢喜得益于谁啊?生:爸爸!
师:得益于爸爸,得益于爸爸的教育。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爸爸的这两句话。
(屏显。师生齐读。)闯练,闯练,英子。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师:大家知道吗?其实,这样的闯练对英子来说远不止这一次。父亲不仅让英子去寄钱,在另一篇文章《西交民巷》中,作者还写了父亲也让她去取钱。她曾说:“父亲这是有意在训练我吗?或许是吧,不过自此我凡事都不得不全力以赴了。”正是在爸爸这种严厉深沉却又不乏鼓励的关爱下,英子迈出了成长的步
履,一点点地在长大。
(师板书“父爱”“长大”。)(三)探究“爸爸去世”事件
师:但是,英子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是在什么时候呢?
生:在文章最后。刚进门看到夹竹桃败落时,英子还说:“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这表现出的是她当时的孩子气。当老高告诉她爸爸已经去世时,英子望着还在抢夺玩具的妹妹,还有在灌沙土的弟弟,忽然变得前所未有地镇定和安静。这说明,在父爱关怀下英子长大了———在年龄和心灵上都长大了。
师:镇定地看待生死,安静地面对生命带来的痛苦,这正是英子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小说结尾写道: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每次读到这里,我心灵最柔软的一角都会被它慢慢地掀开,慢慢地湿润。下面,请同学们饱含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
生:“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不仅暗示了爸爸的花凋零了,更说出了爸爸的生命已到尽头。所以,我觉得应该读出沉重和悲伤。
生:我认为,“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应该读出一种长大的感觉,即要读出一种担当,一份坚定。
师:是两者兼有但各有侧重,是吗?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谁能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
生:为了读出沉重、哀伤,可以在读“落了”时将语速放慢,让语气低沉下去;读“不再是”时则要重读;读“小孩子”要读得一字一顿。
师:好,那大家再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老师觉得还不够好。大家知道吗?读小说就是读人物,就是读人物的内心。既然是读人物的内心,那我们就得用“心”去读!我们再饱含情感地读一遍。
(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体悟主题活动三:写故事
(屏显。)
亲爱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 13 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应该负的责任。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
———林海音《我父》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片段。)
师: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永永远远地离开了她挚爱的父亲。
(播放英子诀别爸爸的电影片
段。)
师:透过这双眼睛,你看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为小英子写一段内心独白。
(生写内心独白,师巡视。)师:下面,大家展示一下成果。
生:爸爸,别了!虽然您走了,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爸爸,别了!虽然您的花儿落了,但您种下的种子已生根发芽!爸爸,别了!请您放心,我已经长大,是大孩子了,我已经能照顾好妈妈、弟弟和妹妹了!
师:离别并不代表结束。在你的言语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英子父亲的生命在英子的身上得到了延续。其实,生命是一种选择,当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挽留它的时候,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强。
生:爸爸,您就这样撇下女儿,撇下妈妈,撇下还不懂事的弟弟、妹妹,撇下您心爱的夹竹桃和小石榴,静悄悄地走了!我们是多么舍不得您离开啊!您对我的声声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我知道,家里现在就数我大了,我一定会撑起我们这个小小的家!花开花落,是结束,也是开始,我相信总有一天,在我的生命之中会有鲜花芬芳扑鼻的那一刻!
师:在这猝不及防的离别中,英子完成了自己的蜕变,真的长大了,
不是年龄,而是心灵。
(师板书“离别”“长大”。)
四、激励收束,唤醒人生
师:同学们,你们的年龄和英子差不多,你们在成长中也会经历很多伤痛,你们会哭泣,你们也会觉得痛,但痛过了就坚强了,跨过了便成熟了。请记住,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地去成长。下课!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