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文/李扬帆 从孩子眼中看到的,是最真实的世界。 这一点在我看完《小王子》这本书后,更加确信了。 第一次看《小王子》,那年我十岁,那一年,《小王子》以被老师推荐的儿童读物的身份走进我的世界,那时候读得似懂非懂,被这个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小王子所深
文/李扬帆
从孩子眼中看到的,是最真实的世界。
这一点在我看完《小王子》这本书后,更加确信了。
第一次看《小王子》,那年我十岁,那一年,《小王子》以被老师推荐的儿童读物的身份走进我的世界,那时候读得似懂非懂,被这个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小王子所深深吸引,注意力全停留在了那个未知的星球。第二次看《小王子》,这年我二十岁,它以“总发行量仅次于《圣经》,是被译成一百六十多种语言的‘梦之书’”的光环再次照亮我的世界。令我震惊的是,它其实并不是一本单纯献给孩子的童书,而是献给一个大人,或者说是献给还是孩子时的大人,正如书中所说:“写给孩子,也写给所有‘起先都是孩子的人’”。是啊,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而这一点,却常常为我们所忽视。
《小王子》是由发过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写的一部充满智慧闪光的童话,它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用圣艾克絮佩里自己的话说,是写给“还是孩子时”的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整部小说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令人感动的韵味。这种韵味,具体说来,就是简单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的相契合。整部童话,文字很干净,甚至纯净,形式很简洁,甚至简单,这种简单与纯净,让人舒服。正是在这种简单纯净的语言中,蕴含着不可不知的道理,不虚张声势,不骄躁浮华,所谓“静水流深”,应当就是如此吧?
(一)
在“我”遇到小王子之前,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真正谈得来的人”,幼年时,没有人能看懂我的画,他们只是劝我别再画蟒蛇,甭管它是剖开的还是没有剖开的,全部丢开,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地理、历史、算数和语法上。书中“我”的童年经历,相信大家都碰到过,小时候那些当画家、钢琴家、航天员的梦想,被嘲讽的话语与残酷的现实扼杀在摇篮里。长大后你与别人说蟒蛇、星星、原始森林与诗,他们只是哈哈大笑,眼神中不自觉地吐露着轻蔑,心里暗暗笑你太天真。
孤独,因为不被理解,因为没有寻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你身处闹市,你还是能触摸到自己心底的那份悲凉,那份名为精神与灵魂的悲凉。正如书中后面的蛇说的一句话——
“在人群中间,你也会感到孤独。”
一语中的。
直到他遇到小王子,那个能在一个空箱子里看见小绵羊的小王子,他不再孤独。箱子里面真的有绵羊吗?我知道,那只绵羊的名字,叫做童真与相信。如果有一天你看不到那只绵羊了,那你也就丧失童真与相信了。
(二)
在小王子的星球上,有一种树,叫“猴面包树”,当它的芽儿破土而出时,你看不出它与其他好种子的芽儿有什么区别,可你一认出它就得拔掉它,它长得快,动手稍一慢,就甭想除掉他,它会占满整个星球,根枝钻来钻去,四处蔓延,直到把星球撑裂。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难道没有“猴面包树”的存在吗?猴面包树,是一种危机的存在,是不能耽搁的事,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去唤醒“危机意识”。而事实上,许多人跟我一样,对在身边潜伏了很久的危险毫无觉察,终有一天,这危机会像猴面包树一样迅速膨胀、长大,甚至,撑破你的世界。
猴面包树的故事,不正是“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体现吗?
(三)
小王子在遇到“我”之前,去过六个星球。第一颗行星上住着一个国王,那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国王。他说:“权威得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之上。”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的衰亡不正是因为权威建立在专制之上,而并非“合情理”吗?
国王为了留住小王子作为自己的臣民,封小王子为司法大臣,可是他的国家太小了,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拿来审判。于是他说:“那就审判你自己,这是最难的;审判自己要比审判别人难得多,要是你能审判你自己,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你自己”,而《小王子》中的国王又说“审判你自己”。是的,认识你自己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审判你自己则更是一件难事。因为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公正、客观,在碰到自己的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如今盛行的自律自省、自我管理的情商课程本质上正是一种对于自我的“微审判”。
(四)
小王子访问的第二颗星球上住着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爱慕虚荣的人只听得见颂扬的话。”
因为,在爱慕虚荣的人眼里,别人都是他的崇拜者。
但愿你我的双眼,不被虚荣的雾霭遮蔽。
(五)
第三颗星球上住着一个酒鬼。
“你在那干什么?”
“我在喝酒。”
“你为什么喝酒?”
“为了忘记。”
“忘记什么?”
“忘记羞愧。”
“你为什么感到羞愧?”
“为喝酒而感到羞愧。”
简单而平实的对话,却不失为一面镜子,找出了你我的生活常态。很多事情,我们害怕、担心不这样做的结果,从此陷入无尽的痛苦,可是我们只是一味担心而从不行动。尼尔·菲奥在《战胜拖拉》一书中说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的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悔恨。”
两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其实我们都是那个酒鬼,尽管我们不喝酒,却总有种东西让我们麻痹,让我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最终只剩下无尽的悔恨与无奈。
我不要在成为那个酒鬼,你们呢?
(六)
第四颗星星上住着一个占有星星的商人,他想把星星存进银行。
这听起来像首诗,又像个童话。
“我做的都是正事,我没有功夫闲聊!”商人说。
但愿你所做的在十年后看起来依然是正事。
“占有这些星星对你有什么用呢?”小王子问。
“可以使我富有。”
“富有对你有什么用呢?”
“可以去买更多的星星。”
这几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你想起了什么?
在人的欲望里,终不可能有满溢而出的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想去占有,没有任何目的。
“我有一朵花儿,”小王子说:“我每天给她浇水,我有三座火山,我每星期都把他们疏通一遍,我占有他们,对火山有好处,对花儿也有好处,可是你占有星星,对他们没有好处。”
商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于是,我明白了:占有不是拥有,占有是强迫,而拥有,是爱它们。
第五颗行星上刚好容得下一盏路灯和一个点灯人。
他点亮路灯,就好比唤醒了另一个太阳或者花儿。
他熄灭路灯,就好比让这朵花儿或是这个太阳睡觉了。
“我干的是桩累人的差事。”点灯人说:“我一直想休息。”
然而他从未真的停下。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忠于职守的,又是生性疏懒的。其实我们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八)第六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老先生,他是个地理学家,在写一本大部头的著作。他说山脉是可以写进地理书的,因为它永恒,而花朵却不可以,因为它们转瞬即逝。
(九)
终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不过,在他遇到“我”之前遇到了一条有智慧的蛇和一只喜爱听风儿吹拂麦浪的声音的狐狸。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感情联系,让我们做朋友,你驯养我吧!”只有驯养过的东西,你才会了解它,“人们没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他们总到商店里去购买,但是,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许多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而建立感情的基础,是用心,正如书中狐狸所说:“只有用心才看得见,本质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原来,看见的,未必真实,用心看见的,才最真实。
而“驯养的魅力”在何处?在于它所营建的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正如:“如果你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我在三点钟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正是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狐狸对小王子说:“对你驯养过的东西,你永远负有责任,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负责。”
这句话让我尤为感动——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负责。你必须对你驯养过的东西负责。而在小王子身上,我看到了这一点,那是他对一朵花的忠贞,这朵玫瑰的影像在他的身上散发着光芒,就像一盏灯的火焰一样……
如果选择要爱,请用心。
(十)
在这本书中,我不再惧怕死亡。小王子要走的时候,对“我”说:
“你不该来的,你会难过的,我看上去,会像死去一样,可那不是真的……”
“你是明白的,路太远了,我没办法带走这副躯壳,它太沉了。”
其实,生与死,只是一场灵魂的旅行,剩下的,都只是凭借。
“当你在夜里望着天空时,既然我就在其中一颗星星上面,既然我在其中一颗星星上面笑着,那么对你来说,就好像满天的星星都在笑,只有你一个人,看见的,是会笑的星星。”
《小王子》这本书,是一个人推动另一个人,一颗星唤醒另一颗心。以孩子的视角与口吻,来书写这个真实又残酷的世界。从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更美好、更纯粹的世界,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里面流淌的是纯粹的美好,如星星般闪动着清澈明媚的光,唤醒你心中沉睡已久的孩子般的呢喃。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纯粹与美好,这是一本智慧之书,其中闪动着的智慧的光芒,涤荡着你我的灵魂,使他更美好,更纯粹。
多希望遇见那只小狐狸,
多希望遇见小王子,
其实,你早已遇见,
就在十年前,
并且,他们会陪伴你,
一直走下去……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