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诗歌教学方法之朗读涵泳——《有的人》评课稿

时间:2016-10-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张 维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昆明八中语文一级教师,五华区“教坛新秀”及“骨干教师”。教学比赛和论文多次获省市区奖项。担任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和《学生新报》校记者站辅导老师。热爱写作与古典文学,善于引导学

张 维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昆明八中语文一级教师,五华区“教坛新秀”及“骨干教师”。教学比赛和论文多次获省市区奖项。担任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和《学生新报》校记者站辅导老师。热爱写作与古典文学,善于引导学生在常态写作中发掘心灵的能量,开设古典艺术选修课深受学生喜爱。



听了师傅和师兄的课,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涵泳”。涵泳是一个书面语词汇,为古代文论术语,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朗读、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两堂课在朗读品味方面都充分尊重学生,在引导中挖掘学生阅读潜力。让学生真实把握到了诗境诗情。这是尤其让我羡慕的。


作为一名从一开始教书就是教高中的老师,我特别羡慕初中老师,因为初中生总是那么活泼,愿意认真投入的去朗读课文,声情并茂。但高中生在朗读方面则显得比较高冷,不太愿意整节课都沉浸在朗读中,所以,虽然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我是不太敢选用朗读这种方式来带动诗歌教学的。


我在高中诗歌朗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困惑:1、用声音诠释感情,用诵读推动课堂很难。2、高中生学习功利性太强,不能“慢下来”细细朗读品味诗歌。记得有次和北京一位专家老师同课异构《故都的秋》,北京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朗读去体味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还不错。但是下来问及学生感受,他们回答:“像教小学生”。由此可见,在他们心目中,反复的朗读就是小学生的方式,至于“玩味”二字,他们体会是不深的。3、学生觉得读诗兴味不浓,或者读了之后欣赏者不多,投入进去还会被嘲笑。有位男生在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时,眼神里体现出迷茫与寻找,然后一个转身面对大家,读出了找到之感,应该说他的处理是很到位的,结果大家却被他的举动逗得哄堂大笑。那位男生也很尴尬。我想,这会极大的打击他的朗读热情。4、独诵易出彩,合诵少亮点。每位同学的朗读都有自己的理解,加以引导之后或多或少可以出彩,但是在这样基础上开始集体诵读,则那种情味很难持续。5、到底何为“读得好”,其实评价标准只在我一人,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


而在听了师傅师兄的两堂课后,我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决。


首先说下“三读”,我的“三读”是音读、意读、情读。虽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和师傅的比起来则幼稚许多,师傅的三读是1、理解词义读,比如引导学生对骑、俯、刻身临其境的感知,反复揣摩读。2、理解作者情感,站在作者角度读。学生明确知道本诗的两种人,作者对他们的情感应是鄙夷和崇敬。师傅又抓住“摔垮”和“永远”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如何表现两种不同情感。3、联系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例如“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的读法,师傅在上课头天晚上认真听了很多名家的朗读,发现这句的处理因人而异,于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诗歌背后站着的另三个人:读者。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来读。这第三读,一下就解决了我“何谓读得好”的困惑。其实只要学生愿意参与到朗读中来,张开嘴,读出自己的独特,读的开心快乐,朗读教学就是成功的。


再说一下“朗读方法”, 我自己的方法是:置身诗境,想象画面。但实际上无论诗境还是画面都是抽象,不可控的。每个人从这句诗中得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就算定性出了情感,每个学生对这种情感的诠释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读李白的梦境这一部分,我引导学生从“向往期待、振奋激动、压抑恐惧、温暖兴奋”几种情感来朗读。但对于这些情感的认知,不少同学确实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再来看一看师兄的朗读方法:速度、音调、抑扬、轻重、停顿。例如“啊,我多伟大”(重读“多”,但整句话是轻声,扬调)“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沉重 重读)。这些方法在我的高中朗读教学中,其实我很少运用,总觉得它们太简单,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但现在想想,其实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的第三单元,不也明确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里吗?中国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是一定要通过舒缓徐急、抑扬顿挫来体味的。而我总是忽略这个问题,并没有做出一个良好的示范。


所以,下一步,我想以《春江花月夜》和《将进酒》为 课例,大胆探索创新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画面、音乐等意境的营造,让学生在注重节拍、语调、轻重的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之味,也更尊重学生的个体的读诗体验。再结合选修教材,开展“古典诗词吟诵会”,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朗读之美,诗歌之美。把“涵泳”一词的内涵体现在我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中。这确实是一件有雅兴、值得做之事。


当然,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在听了这两节初中的课后,我还是有两个思考。一是鲁迅先生是隐于这首诗歌之后,那鲁迅的精神需不需要讲。高中的教学如若不深挖,学生的收获是否充实?思维能力的提升又如何体现。二是师傅提到上此课的目的在与贯通高中生与初中生的思维。这个问题我从这节课中似乎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衔接点,希望在日后的学习研究中能有更多体会。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