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教学案例之一:记《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之旅
时间:2016-10-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之作,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共47个章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又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小 说情节由一只骇人
*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之作,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共47个章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又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小
说情节由一只骇人听闻的"海怪"引起,以科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追踪“海怪”,最终落入了这个"海怪"——"诺第留斯"号为故事的主线,讲述了他们随尼摩船长在海底十个月的惊险旅程。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秘密公布于世。
《海底两万里》语文《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为我们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科学幻想之旅,场面描绘与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虽然只刻画了几个人物,却将他们刻画得有血有肉,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部小说不仅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还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敢乐观的探索精神。
语文不同于某些注重心理剖析的外国作品,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具体可感,故事性、形象性都很强,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适合初二的学生阅读。神秘的科幻色彩,比如阿龙纳斯和康塞尔穿上防水衣服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平原,欣赏海洋奇物;阿龙纳斯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等等,比较符合孩子的好奇心和探险心理。文中的人物虽少,但尼摩船长的神秘英勇,康塞尔的忠心护主,尼德?兰的勇猛无畏……一个个都个性鲜明而立体,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特别能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此外,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浪漫主义色彩,各种想象力编织的场景,体现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深邃的海底在凡尔纳的笔下不再是一片漆黑,而是充满了各种瑰丽的色彩:姿态纷呈的贝壳、柔暖细腻的沙石、美轮美奂的珊瑚王国、翩翩起舞的水母……徜徉在海底这美丽奇幻的神秘世界,仿佛自己的心灵也随之跃动、起舞。
语文阅读此书,除了追寻那一个个神秘的冒险故事,欣赏那一幕幕美丽的海底奇景,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之外,作为语文老师,我还希望自己能让孩子们在这篇名著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一些语文能力,引导学生读出些语文的味道,让孩子们能真正地入情入景,入心入境地阅读,从而引起他们思考和共鸣,领悟开掘出更多的生命启示。
第一阶段
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语文寒假前布置《海底两万里的》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假期安排,于开学报到前完成阅读任务,并完成阅读清单的填写。
故事章节内容梗概 第一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部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附:内容概括方法温馨提示: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从六要素的角度对内容进行提炼,用彩色笔标注出自己最喜欢的章节,并简要标注自己喜欢的理由)
第二阶段
撰写读后感,就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认识语文
语文开学后,利用下午的连堂语文课时间,班级内同学进行寒假阅读的初次交流活动。
任务一:分享交流,推荐阅读单
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寒假阅读单,推选出每组中内容梗概提炼最优秀(内容精要不偏、漏、书写美观)的阅读单,课后张贴于班级室外宣传板。
任务二:分享交流——阅读初体验
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就自己最喜欢的章节,为小组成员做阅读推荐。(推荐理由参考: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海底世界美丽神奇;写作语言优美生动;某些情节或话语引人深思……以上理由仅供参考,不限于此)
任务三:撰写读后感
在课堂交流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略作点拨,学生撰写《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篇幅不限,主题不限,重在引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写作之前,教师做好以下提示:
1、“感”因“读”而起,“读”是“感”的基础,只需一个论述中心,不需要面面俱到。写作的时候不可前半部分大篇幅的内容介绍,后半部分大篇幅的空口说理,应简要叙事,联系自身。
2、“感”不图大,不图全,只要是自己的真见解,就值得被欣赏。
第三阶段
阅读方法指导,“成果展示汇报”小组筹建
语文教师观看学生上交的读后感,根据学生撰写的感悟内容和写作角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小组划分提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结合,班级成员分成“故事内容”“科幻色彩”“海底世界”“优美语言”“传神人物”“多元主题”六个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名,统筹小组成员展示内容的构思和组织。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和带领下,根据各组的研究内容,分工协作,设计展示思路,选择展示形式,起草展示内容。
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各小组进行阅读指导、点拨,并对各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跟踪、指点、反馈。
教师点拨:
故事内容组:内容提炼要遵循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先从整体上理清事件,再就其中某个自己最喜欢的情节,以最贴切最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后应形成对故事内容的整体评价,说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科幻色彩组:寻找到小说中的某些科技和神奇的部分,说说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类似的情景。
海底世界组:结合书中的描绘,大胆发挥想象,假设自己就是阿龙纳斯,将年看到的难忘的海底世界描绘在自己的画笔下,让大家一起看到想象力的力量。
优美语言组:美词美句美修辞彰显语言之美,此类句子,应在诵读中读出美的感受;一些哲理性的语句往往是作者思想的升华,体现着思想之美,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获得启示。
传神人物组:在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在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在人物身上学得精神。
多元主题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凡尔纳的生平与创作,由浅入深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各小组结合教师阅读提示,准备阅读成果展示材料。
第四阶段
各组阅读成果交流,分享阅读体会语文学生自主组织读书交流会,主持人致词,各组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一: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PPT背景展示)
生1:作为故事情节组,下面由我们来介绍故事内容。故事主要讲述了法国物学家阿龙纳斯,登上了一艘追逐舰——林肯号,参与“驱逐海怪 ”的活动。结果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他们都成了“怪物”的俘虏!后来他们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每个人读书,都能读出自己的感觉,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就来分享一下吧
生2:其中我最喜欢的内容是尼摩船长一行人前去海底森林打猎。他们穿行在海底沙滩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平稳。海底珊瑚贝类软体动物多如繁星,让人目不暇接。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生出天蓝色的触须缓缓游过,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海藻和水草在他们身边起伏荡漾。这部分内容仿佛把我带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从中我感受到:大自然是神奇的,她为我们创造了多样化的环境;大自然又是美丽的,她孕育着丰富多彩的自然万物。
生3:章鱼袭击这段主要讲了尼莫船长一行人在离开南极后的途中,遇到了几只巨大的章鱼怪物,章鱼怪物的出现阻挡了一行人的前进,尼莫船长带着几个勇士成功击退了章鱼怪,但也因船员的牺牲而几天闭门不出。从中可以看出尼莫船长和船员们的勇敢,尼莫船长对船员的爱护以及尼莫船长高超的领导能力。
生4:神秘的船长尼摩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鹦鹉螺”号的航海路线。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在太平洋西岸海域进行海底狩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托雷海峡中搁浅,教授等三人趁机在一座荒岛上游玩,后来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袭击,不过一船人仍安全离开,后在印度洋参加因受重伤而死的船员的海底葬礼,接着在斯里兰卡参观海底采珠场,并救了遭遇鲨鱼袭击的采珠印度人,接着进入红海,穿过海底隧道进入地中海,又在大西洋海域搜寻西班牙货船的宝藏、参观亚特兰蒂斯的海底遗址,后来又在一座小岛上开采煤矿,接着又潜入深海,探寻大海的深度,然后又向南极进发,突破冰山与冰层,抵达南极点,
生5:《海底两万里》 是凡尔纳的代表作品之一,最能代表他丰富多彩的想象和慎密细腻的写作特色。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音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也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号潜艇,它诞生在真正的潜艇诞生之前,不仅让读者如痴如迷,事实上也给后来的工程师们在制造真正的实用潜艇时以有益的启发。
活动二:神秘而又让人惊叹的科学色彩。(PPT背景展示)
生1:大家好,今天由我们组来给大家介绍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色彩。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鹦鹉螺号的结构。 (学生结合原文内容以及图片,为大家讲解“鹦鹉螺”号的构造)
生2:我在阅读小说时,发现潜艇里用钠发电,还提到用水银发电。我就在想水银和钠吸电子的能力不同,水银和钠会反应生成汞齐。如果不让水银和钠直接接触,而是用导线连接,也许导线中就真会产生电流吧?这个问题等我上了初三,一定要去问问化学老师。我估计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为了制造神秘色彩才说用水银的,事实上水银不光贵,而且易挥发,有毒,强腐蚀性,我们一般不会用这么危险的化学药剂。
生3:我其实真是挺佩服凡尔纳的想象力。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潜水艇和救生衣,但是他不仅给鹦鹉螺号设计了潜水艇的内部格局,而且还提到了潜水服和水枪。这些在现在真的由科幻变为了现实的物体。
潜艇是一种潜入水下进行活动并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斗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广泛用于实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是海军的主要作战舰种之一。潜艇的作战使命是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攻击,封锁和破坏敌海上交通,同时亦可执行侦察、巡逻和扫雷、布雷等任务,是现代海军武库中的一种攻击型武器。潜艇按动力分,可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两种。
水下手枪是由美国,苏联分别研制的一种新型枪械。其代表枪型为P119式4.5毫米水下手枪,主要装备俄罗斯和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蛙人部队。P119式405毫米水下手枪采用4根枪管联装结构,弹夹供弹,手工装填,单发设计。它是目前最先进的水下近距离射击武器之一。但是,P119式水枪在水中射击时精确度较差,射手必须掌握射击要领,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最佳的射击效果 。
生4:凡尔纳在现实并不存在的前提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事物。但这些,在今天,有的真的已经成为了现实。所以,他的想象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而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融入的想象。因而,我的收获就是,要多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去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再发挥合理的想象,去创造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事物。
活动三:美丽梦幻的海底世界(PPT背景展示)
生1:船员们在大海中的奇妙经历然我感受到了海洋的神奇。潜艇在这浩瀚的大海中穿梭,海底的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我画的是海底的珊瑚王国。文中写到“海底的景象也和上回的海底森林大不相同,没有细沙、海草,更没有森林,一眼望去,尽是各式各样、毫无止境的珊瑚丛。真可说是一片难得的珊瑚王国……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深入到了300米以下的海底。这种深度是珊瑚生长发育的最佳地。这里的珊瑚非常硕大,色泽也非常鲜艳。从这里面我看到珊瑚的多彩和美丽缤纷。”所以,我用色彩艳丽的画笔来描绘各式各样的珊瑚。
生2:本来我以为,海底是一个很黑的地方,但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不再这样认为了:“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觉得原来海底也是五彩斑斓的,所以我画了这幅画,要表现出一个色彩纷呈的海底!
生3:我画的是海底缤纷的海洋生物,有庞大的鲸鱼,美丽的水母,凶猛的鲨鱼,纤细的水草,游动的鱼群……在《海底两万里》中也不乏对这些海洋生物丰富的描写。在《漫步海底平原》一章中作者这样写:“太阳光正以一个相当倾斜的角度照射在波涛起伏的洋面上,光线像是透过三棱镜被分解折射了一样,海底里的礁石,介壳,珊瑚的边缘就呈现出太阳光谱的七色亮彩,像一位擅长运用色彩的狂热画家的一整套调色板。”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海底色彩的缤纷,我也根据这个画面画出这样一幅海底美景,这就是我的理解。生4:我这幅画以蓝色背景为主,主要表现了深海的美丽景色,有可爱的水母、憨厚的乌龟、凶猛的鲨鱼和一群活泼的鱼群。在浩瀚的海洋里,鹦鹉螺号为生存而勇敢地面对海怪,并积极地抗争。这张画的主体是这条鲨鱼,它代表着尼罗船长在航海中所遇到的困难,但是他们却不畏艰难,克服困难。这种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活动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PPT背景展示)
生1:下面就由我们组来为大家介绍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书中的哪个人物。
“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对,这个人物就是尼摩船长。
“尼摩一行人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船长救起采珠人,并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尼摩船长为了就别人而挺身冒险,还资助那个采珠人,由此看出尼摩船长无比勇敢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品质。
“尼摩船长决心把那艘攻击他的战舰击沉,他说:‘我是被压迫者,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开始了可怕的打击。他用潜艇的冲角对准战舰,横穿过去!随后,那黑沉沉的战舰没入水中,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从这段激烈的打斗我们能看出尼摩船长的内心充满仇恨。那么这仇恨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生2:尼摩船长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性格呢?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他天资聪颖,具有杰出的才华,十岁时就前往欧洲接受教育。回国后,他娶了一个印度的贵族女郎为妻,并生下两个孩子。达卡王子是一位爱国者,他十分痛恨奴役压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1857年,他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反殖民抵抗运动,为此深受印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而英国殖民者却对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为了躲避追杀,达卡王子不得不逃离祖国,可他的妻子和儿女却被敌人杀害。从此达卡王子对殖民者充满仇恨,他带着自己剩余的财产和忠于他的一群伙伴,前往海底成为了尼魔船长。这便是他内心中仇恨的来源。
生3:下面我们来猜猜下一个人物。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书中的哪个人物。
“希望你们能多看看我写的《海底的秘密》这本书。”
当他看到尼摩船长复仇的时候,他产生了深深的憎恶感,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个人就是阿龙纳斯。
生4:我也来给大家猜个人物:“我发现一只斑岩橄榄贝,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栉鳃目、宝贝科、橄榄贝属。”大家猜到他是谁了吗?对,他就是康塞尔。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潜水服伤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康赛尔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而是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教授,这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5:还有一个人物也很重要。他说:“给我一个鱼叉,我能捕到全世界的鲸鱼。”他就是尼德.兰。尼德.兰身材魁梧,性情暴躁。当尼摩船长快被鲨鱼杀死时,他临危不惧,果断的冲上前,一叉刺中了鲨鱼的心脏。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勇敢而有高超技艺的人。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当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认为有独角鲸危害船只时,尼德.兰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这无不体现了他的自信。活动五: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PPT背景展示)
生1:瞧,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深处里,五光十色的珊瑚正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珊瑚王国里遨游吧!
生2:配乐诵读优美语句
“灯光在色彩很鲜艳的枝叶中间照来照去,发生无穷的美丽迷人的景象。我好像是看见薄膜一般的和圆筒形样的细管在海波下颤动。有些身子轻快、鳍迅速摆动的鱼走来,像鸟飞过一样触动了它们。但是,一当我的手挨近这些活花朵,这些有生命的含羞草的时候,花丛中立即发出警报来了。于是雪白的花瓣缩人它们的朱红匣中去了,花朵在我眼前消失了,珊瑚丛随即转变为一大团的石圆丘。”
生3:以上语句作者寥寥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一个美轮美奂的珊瑚王国:珊瑚们随着缓缓的波浪徐徐地律动,有的像玫瑰一般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宛若倾国倾城的佳人;有的像荷花一样清新淡雅,默默无争,仿佛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倏尔,一群小鱼游过来,它们在珊瑚中时而躲藏,时而追逐,为珊瑚王国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而海底世界也因珊瑚变得艳丽。作者别具匠心,独辟蹊径,在描写紧张神秘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偶尔穿插着对海底世界的生动描绘,让人在阅读中既能融入进故事中,又能领略到美丽的海底世界
生1:看,在那神秘奇特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正在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动物王国里遨游吧!
生2:配乐诵读优美语句
“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在我们头上是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生3: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透过这些语句,好像就能看到这些活泼的小动物们:一群灵活的小鱼在海底中来回穿梭,有时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有时则三五成群地互相嬉戏,好生热闹!在看看一旁的螃蟹们,一动不动,好像若有所思,又好像在欣赏蔚蓝的海景。也正是这各式各样的动物构成了和谐的海底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向我们揭开海底世界神秘的面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海底世界中小动物们的各种模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1:欣赏完美丽而又奇幻的海底世界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体味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生命的真谛。
生4:配乐诵读优美语句并阐释哲理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只有初衷与希望永不改变的人,才能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在这个既忙碌又繁华的社会里,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曾经看到过一个寓言故事: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每次只能挪动一点。人用尽各种办法,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没有办法了,只得任由蜗牛向前爬。人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人困惑了——路边原来有这样美丽的花园,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如果沿途匆匆忙忙,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心情会糟糕透顶,如果放慢了前进的脚步,说不定能闻到花香,聆听鸟鸣。一味的追名逐利,只会让自己更加浮躁不安,而时常放慢脚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会让自己找寻到最真实的自己,不忘初心。
生5:配乐诵读优美语句并阐释哲理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梦想像女孩的芭蕾舞鞋,有了它才有曼妙的舞姿,而生活就是舞台。梦想又像一双翅膀,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才能飞向梦想的星空。我们的未来注定是充满荆棘与坎坷,路需要自己用心血和汗水修筑。最终才能穿上那梦想的舞鞋,一展风采;拥有那梦想的翅膀,飞往远方!
生6:书中还有许多优美而有富含哲理的片段,今天我们分析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你对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去探寻更广阔的海底世界!活动六:多元丰富的主题思考(PPT背景展示,舞台剧表演)
生1、生2、生3上场
生1:嘿,亲们,最近呀,我读了一本好书,叫什么《海底两万里》。那情节,哪个好啊,那人物,那个丰满呀!还有那那那…
生2:你够了吧你!那本书呀,我也读了。那可真是令人爱不释手。它对海底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非常生动传神。
生3:说了这么多,你们想过主题是什么吗?
生1:对呀,这个我还真没想过。那我们现在就来分析分析吧!
生2:好啊!但我们怎么分析呢?
生3:话说一切小说都与时代有关,那我们就看看它的时代背景吧!
生4讲解,亲自阅读时代背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分析。
生4:从社会时代方面分析:凡尔纳的一生先后经历了1848年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重大历史事件,目睹了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直至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作为那个时代的印记,他的思想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从自然科学方面分析: 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在尼摩船长的引领下,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无数的可能性,给我们展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发明和创造,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
生1:莫非,作者的主题是要大家一起探索海洋,探索未知?但是我觉得应该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生2:我也觉得是,作者可是名家,这么大一篇小说,不可能只有这点浅显的道理。肯定还有更深的含义!
生3:那我们再从人道主义的方面来分析分析吧!
生4:从人道主义方面分析: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尼摩船长曾多次提到:要生活就生活在海中,只有在海中,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的独立。在海中,不需要承认有什么主宰,在海中,我完全自由。
生1:看了这个,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又不太明白。
生2:对了,听说这个《海底两万里》还有个三部曲呢!我们要不看看在其他几本书中能不能找到完美的答案吧!!
生3:的确,那个《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也是两篇不错的小说,这三部中,一定有着线索的串联。那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生4:《神秘岛》的时间跨度是从1875 年至1878 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社会背景, 表现了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叶浮萍,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深受影响。凡尔纳的作品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深信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巨大力量将使人类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生5:总之,这本书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人们探索无穷的海底世界。深信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巨大力量将使人类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反对殖民主义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五阶段
教师质疑设问,阅读成果深入提升
语文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读书交流展示进行总结:
语文《海底两万里》作为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名著阅读篇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不仅仅是那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篇小说,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社会功能。首先,它要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这一点,在刚才的“主题”组的展示中,我们已经得知,凡尔纳要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他对殖民主义的反感以及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与追求,尼摩船长、康塞尔、尼德?兰等人物,都是他这一理想的化身。其次,小说还要引发读者的思考。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你有像“科学组”的同学那样,产生过疑问吗?你有在尼摩船长救助印度人时,考虑过他为什么对那个印度人那么诚挚友善吗?而在此之前他却是那么的冷傲,不近人情。为什么尼摩可以建造出“诺第留斯”号?为什么他要选择生活在海底,海对他来说有什么深意吗?人类真的可以就这样生活在海底吗?凡尔纳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如果,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有类似的思考,并且去探寻心中的答案,那么当这部作品在你手上被合上的时候,它于你才是真正地发挥了价值。
语文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浅阅读,也就是初读,是以浏览、感知为目的的阅读,主要是读书量的积累。读完后,能获得对书中内容的大体了解,能对某些章节有较深的印象。另一种,我称之为深阅读。就是要静下心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是一种带着思考的阅读。这就需要某些部分反复细致地推敲,琢磨,甚至由此而查阅某些资料,最终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有的时候还需要与人交流。这样的阅读,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旨在思维的发展,思考的深入与全面。
看到今天大家的展示,我相信,此次《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语文这个收获的过程,既是你们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你们学习语文的过程。比如,你们能独立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在诵读中美美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还能体味哲理,能结合背景资料做多角度的分析与表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语文的内涵与要求。看到今天大家的表现,我由衷地为大家而感到骄傲。
语文课后,请同学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任务,来完成自己对自己《海底两万里》阅读的终极提炼,撰文不少于600字。
任务一:我眼中的______(海底世界、尼摩、凡尔纳……)
任务二:此次阅读,让我发现另一个自己
作者|青岛第四十七中学 郝欣
-END-小编邀您查看往期精彩搜索|优秀课例展示|《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青岛启元学校 于潇嵩||优秀课例展示|人物动作描写指导 青岛第43中学 胡文武||《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李健||经典不朽,文化不老——《春夜洛城闻笛》设计 钟宪涛||《相见欢》教案设计 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刘吉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