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生活语文《洗手》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时间:2016-10-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案例背景: 生活语文是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一门学科,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活语文也在逐渐深入到培智教学的课堂。通过生活语文的教学,中重度学生大大受益,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初步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同

  

一、案例背景:

  生活语文是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一门学科,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活语文也在逐渐深入到培智教学的课堂。通过生活语文的教学,中重度学生大大受益,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初步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培养。然而,现在生活语文教材不尽统一,各个学校在选用时也没有相应的参考材料,有的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难以正确处理好生活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他们往往把生活语文教学上成了生活技能训练的课。下面以观摩一节《洗手》一课的生活语文教学为例,反思生活语文的课堂教学。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1、 板书课题:12课 洗 手

  (1)学生开火车读课题。

  (2)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图片回答:洗手用具名称。(水、毛巾、香皂、盆)

  (3)老师出示实物,学生认识实物。

  (4)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是怎样洗手的?学生个别回答。

  2、学洗手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播放的五部洗手法。

  (2)师示范洗手,分解示范每个洗手步骤。

  (3)指导学生学洗手。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洗手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对的地方,教师个别指导,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在片段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读课题,让学生知道这一节语文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洗手时需要的用具。这两个环节设计得很好,学生既可以认识洗手用具名称,又对洗手的用具有所了解。但是,教师在认识洗手用具时,没有设计(对表示洗手用具的词语)认读的环节,而是直接进入示范洗手的环节;在示范洗手时,教师一边示范,一边出示洗手的五步法,同样没有进行读的训练(对洗手五步法的朗读)。其实,读既是语言训练,也是培养深度记忆的一个环节。环节的最后是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两两分组比赛洗手等等。从该片段的教学安排中,教师用了整节课的二分之一多的教学时间来让学生洗手,其中包括洗手的步骤分解,学生洗手比赛等等,俨然视生活语文课为生活技能课了,完全曲解了生活语文的真正含义。


  片段二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回答:在什么状态下需要洗手?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出以下的句子:

  (1)、打扫卫生后要洗手。

  (2)、回到家后要洗手。

  (3)、饭前、饭后要洗手。

  (4)、便后要洗手。

  2、师请学生数一数上述是在几种情况下要洗手。

  学生点数后,答:四种

  3、出示板书:

  12课 洗 手

  (1) 沾 湿

  (2) 擦香皂

  (3) 搓 手

  (4) 冲 洗

  (5) 擦 干

  4、师总结,教育学生在洗手时要节约用水。

  这个环节可以说不仅是一次很好的看图说话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机会。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在学生看图回答完毕后,没有给学生完整的语言训练时间。比如,读一读四种情况下需要洗手的句子,既是语言训练,也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种要洗手的情况,学生点数后的答案是四种.这个数一数的环节安排得有些随心所欲。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老师出示板书,突出洗手的五个步骤,目的可能是加深学习印象,概括全课。这时,如果教师能在出示了板书后,再领着学生读一读,或者说一说,这样不仅到达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同样也对掌握洗手的步骤,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老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尽管,智障教学提倡融合教育,可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而精心设计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尤其是智障学生的课堂,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能力,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不仅组织严谨,而且还需要运用小步子,多循环教学原则。反复练习,多次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三、教学反思:

  (一)、正确把握“生活语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得更透,掌握得更好。

  培智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基于这一标准,我们的培智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特点,在编制时,依据了生活自理、生存常识等一些生活化的知识。         但是,有很多教师因为“生活化”一词,在教学过程过偏于生活,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生活语文”顾名思义,此为语文,二不是生活。无论教材怎样生活化,都不能逾越语文这最根本的区域。“生活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帮助学生掌握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体会到语文处处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作用。遗憾的是,我听了两节生活语文课《洗手》和《刷牙》发现,授课教师要么不分主次,偏离的语文教学目标,本末倒置,要么就干脆把生活语文课改成了生活技能训练课。如在《洗手》一课中,教师在对洗手的步骤进行教学时,因为是语文课,重点应该对“沾湿、擦香皂、搓手、冲洗、擦干”这些词语的掌握,通过多媒体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最后通过认读或者看图说话达到语文读、说的训练,以此来培养语文能力,同时,通过对这些词语和举句子的掌握,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到生活中去,有助于他们的生活能力更好地提高。对于学习洗手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安排在生活能力训练课或者家庭作业训练中都可进行的。再有《刷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听语文课去的,可是,到了课堂发现,上课老师直接改成了生活课了,整节课上老师都是在教学生学习刷牙。如果这样,还有必要开设生活语文课吗?确实,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中重度学生,也注意到了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语文资源,使学生学之有用。但是,真正的生活语文的教学目标我们不能偏离,不能南辕北辙,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才能真正地有所发展和进步。

  (二)、正确运用学科的生活化,实现从语文知识到生活技能的有机转化。

  在培智的生活语文教材中,把许多学生成长与生活必需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融合到了一起。它是生活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提高的同时,生活技能也要一定的发展,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去,即“生活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彰显生活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

  比如,在认识《青菜》一课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掌握“青菜”的音和形。教学中,老师出示青菜,引导学生观察青菜的叶子和杆子,师口述青菜的功效,用多媒体出示青菜的各种使用方法,然后他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清楚的了解青菜,最后学习句子“我爱吃青菜”。这样的教学,达到了生活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了。但是,教师在课前就要做一些必须的准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说说是怎样洗青菜的,或者说出,在家里,爸爸妈妈是如何洗菜、切菜、烧菜,讲讲爸爸的劳动辛苦等等,这些都是很生活很语文的,课堂中就没有必要将怎样洗菜、怎样炒青菜等一些技能上的内容搬到语文教学中来了。正因为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便可结合生活实际,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吸引智障生在生活化的环境和非强制性的情况下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如《男女》一课的教学,有教师在课堂上把男、女外表的主要特征讲得很清楚,也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形式在区分男、女。但是,如果将生活中涉及区分男、女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了,比如区分“男鞋、女鞋”、“男女厕所”等等,这样语文知识的迁移和生活上运用就到了很恰当来了。

  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但是,在追求生活语文教学的同时,我们教师不应该逃避生活语文教学的真正任务,只有把语文和生活二者有机地结合,学生才会学得更多、更好、更扎实。


想了解更多请加特教网微信或者登陆特教网(www.tejiaowang.com):

  特教网将与您共享特教行业资讯、热门关注、政策解读、学术动态城市民生等资讯。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