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交流资料 奠定基础 《凡卡》一文,作者契诃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者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上课伊始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进行交
一.交流资料 奠定基础
《凡卡》一文,作者契诃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者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上课伊始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进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习难度。
二.长文短教 直奔主题
课文结构复杂,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教学时扣主线、弃枝叶,以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信的内容以及凡卡向爷爷呼救的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然后抓课文的重点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信中找出“凡卡生活连狗都不如”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相关句子,读中理解,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教学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另外,凡卡向爷爷呼救的内容,我借助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强了悲剧感人的力量。
三.对比教学 突破难点
教学凡卡回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觉得凡卡乡下的生活怎么样?
2.乡下的生活既然很苦,为什么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呢?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就能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的“乐”是为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四.问题引领 以生为本
在教学时,我尽最大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感悟的时间,使他们进入情境有感而发。“这段话中有一部分要用低诉的语调来读,有一部分要用恳求的语调来读,揣摩一下,再读起来。”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会思考很多:哪里要用低诉的语调?哪里要用恳求的语调?它们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为何要低诉?为何要恳求?这个问题好似一根魔棒,让学生的心深深地扎到了阅读中。在这样一种凡卡即我、我即凡卡的阅读状态下,文章的层次自然会被学生发现,主人公的内心也自然会被学生所感悟。
总之,课堂抓住写信这一线索,悲惨这一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