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
时间:2016-10-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是因为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这里的葡萄可是名驰中外,享有盛誉的哦!4月底就有葡萄熟了,到了8月,葡萄就可多了,满大街都有卖的,你到葡萄沟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吃着葡萄,那可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了!
吐鲁番的夏天可是出了名的热,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 ℃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
在执教《葡萄沟》这篇课文之前我通过百度,书籍查找了很大关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信息,所以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我把自己扮成了导游,带领孩子们“坐上旅游车”,“一上车”就为他们介绍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特色,风土人情等,通过新疆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曲,并播放风光无限的图片资料,把孩子们一下就带进了美丽的吐鲁番葡萄沟。我作为“导游”,以旅游观光的形式从孩子们出发上车,到达下车,走进葡萄沟,欣赏葡萄沟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品种多样的葡萄,和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载歌载舞,参观葡萄沟用来制作葡萄干的阴房等多种亲身体验的形式,仅仅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展开阅读精讲教学活动,用精准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用激励的热情唤醒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读中增进对文本的体验,在体验中真切感悟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全文采用模拟实录式教学设计,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引发其思考、想像、朗读、概括;增进师生互动的几率,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最后我反复用梳理板书,印证结论的方法训练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体现了人文与工具性的统一。
不足之处:个人觉得在与学生对话互动时应更加机智的引领学生自主总结归纳,不要急着把个人的感想附加给学生的思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