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01class小班碎语我渐渐发现教学的乐趣是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毕业那年,一节《平均数》可以上11遍,嘴皮都要磨破了,各个环节改了又改,各种想法想了又想,企图在最短时间都可以说服自己,然而,一节课下来,不仅收获对这节课更加深入的理解,更是磨
01class小班碎语我渐渐发现教学的乐趣是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毕业那年,一节《平均数》可以上11遍,嘴皮都要磨破了,各个环节改了又改,各种想法想了又想,企图在最短时间都可以说服自己,然而,一节课下来,不仅收获对这节课更加深入的理解,更是磨练了自己的教学态度,也就是记住当前的想法并非最佳,随着实践的深入,还应该有更多可能。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成为一种开始,没有止境,无限求索,并享受思维的快乐。
刚准备《分数再认识》这节课时,我就一直琢磨个“再”字,到底是再认识什么,怎么再认识,三年级有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里是再认识,应该有一点新的不同,或是有一些更加深入与广泛的认识。经过翻阅资料与个人思考,本节课应该立足这三点:
第一,整体再认识。三年级整体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这里应该拓宽整体的范围,整体还可以是多个、多组物体,进而拓展到对于单位1的理解。孩子们对于整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才好对整体进行等分,才可以谈分数的分数的份数的定义。所以我在整体的再认识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教学片段
1、整体是一个物体时
师:这是一个分数,你会读吗?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啊?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3份就是四分之三。(强调平均)
师:小红说她一次能吃完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三,你觉得她能够做好吗?
生:能,蛋糕小。不能,如果蛋糕很大呢?
师:有同学说蛋糕小点能吃完,像这样的(图一)。蛋糕太大不能吃完,像这样的(图二)。笑笑能不能一次吃完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三,最关键看什么?
图一
图二
生:看蛋糕的大小。
师:对啊,要看蛋糕这个整体的大小。(板书:整体)
师:如果一个蛋糕越来越大,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三会怎么样啊?如果越来越小呢?看来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大小还是要看整体大小的。
2、整体是多个物体时
师: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四分之三,请看大屏幕,看明白要做什么事情的请举左手。(你来说一说要干什么),好明白了,就开始吧。
完成之后思考两个问题:
1、你是怎么取出来的。
2、为什么取出来的棋子数不一样,还都是四分之三。
思考完毕同桌交流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说一说,他是怎么取出来的?
师:这里谁是整体?
生:棋子
师:具体点
生:4颗、8颗、12颗棋子
师:前面我们把一个物体如一个蛋糕当作整体,这里的整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多个
师:对啊,我们不仅能把一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还可以把多个物体当作整体,这样的整体在我们的分数学习中有一个特有名词,叫做单位1.
师:一个蛋糕是单位1,一些棋子是单位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当做单位1吗?
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那单位1到底是什么呢?
生逐步概括小结。
第二,分数的意义再认识。原先很多孩子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主要是这样子的:棋子总数除以4得到每份棋子的数量,再用每份的数量去乘相应的份数。这一点,很多孩子在取棋子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孩子们还可以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但是显然这是不够,分数意义还要继续深入,意义是更加具有一般性与普遍性的,从具体情境抽象出一般规律。我想孩子们可以从具体的棋子分法中,建构出分数的基本模型,这就是意义的再认识。在意义再认识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取出的棋子数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还是四分之三呢?
教学片段:
师:感谢某某同学的精彩展示,很明显取出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都 是四分之三呢?
学生自由说(孩子们一般会比较具体的说,在很多个孩子说了之 后,引导孩子去发现共同点,然后建构起分数的基本模型),说到都 是把这些物品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可。总结性的话出来之 后,还要让同桌说一说。
师:那你觉得确定一个分数,需要知道哪些数量?
生:平均分成的总份数,还有取出的份数。
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模型)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出示:说一说下面分数的意义
一张报纸的四分之一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我们班有四分之一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三分之二。广泛举例(追问:这些同学说的三分之二意思一样吗)
第三,相对性再认识。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是如此,不过整数表示数的多少具有一定的绝对性,比如5个人、5个苹果、5台电脑,最终我们都可以抽象为一个5,这个5就具有绝对性,5这个数在表示数的多少上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分数却具备相对性,分数的建构是基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分数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不同了,分数表示的部分也就不同了。所以相对于整数,分数不确定,也就是相对性更大。一个单独的分数,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大。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取出的都是棋子总数的四分之三,但是取出的不一样呢?
教学片段
师:同样存在另外一个明显的事情,都是取出整体的四分之三,为什么取出来的棋子数却是不同的。
生:棋子总数不一样
师:能结合棋子数,具体说一说吗?
生:因为总数不一样,平均分成4份之后,每份的数量是不一样的,那取出的份数对应的数量就不一样了。(在这里尽可能让孩子们多说,多感悟,然后教师慢慢引导概括抽象。)
师:也就说,一个分数具体表示多少,还要看整体的多少。(整体的数量不同了,分数表示的部分的数量也不同了),这就是分数表示数量多少的相对性。
出示下表:继续研究分数的相对性(第一个角度:部分一定,整体与分数不一定)
师: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师:为什么取出的棋子数一样,表示的分数不一样了?
生:总数不一样
师:看来,分数表示数量的多少,是相对于某一个整体来说的。如果 只提分数,不管整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看下面的例子?
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奇思献了零花钱的,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生自由说理由
师小结:整体不同,分数表示的数量的多少不同?
师: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学到了四分之三。现在要下课,学习了一节课,请你们说说四分之三到底多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