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16-11-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赵婷婷 盘龙区东华小学语文教师 1986年12月生,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盘龙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荣获"盘龙区优秀党员"、"盘龙区优秀教师"、"盘龙区文明班班主任"、"盘龙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现任盘龙区东华小学教科




赵婷婷                                                 

        盘龙区东华小学语文教师


        1986年12月生,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盘龙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荣获"盘龙区优秀党员"、"盘龙区优秀教师"、"盘龙区文明班班主任"、"盘龙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现任盘龙区东华小学教科室主任。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并且能够潜下心来探索教育中的规律,脚踏实地,搞好教育科研,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都有获奖。 
        教育格言:宽容与严格并行,谆谆教诲;平等与尊重相融,循循善诱。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词语“竟然”、“翻山越岭”、 “重担”、 “愧疚”的意思。3.引导学生从“我”与护士、母亲对话中体会母子间的亲情,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难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担”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写话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找准切入点“没想到”1.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板书:第一次抱母亲)2.复习读词语。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在我守护母亲的时候,护士来换床单,于是我便第一次抱起了自己的母亲。这一抱,抱出了许多没想到。二、紧扣“没想到”,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感受“我”难过的心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带有没想到的句子,用“        ”画下来。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1.在这几个没想到里,有一对反义词,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轻    重)2.母亲的身体到底是轻还是重?(板书:身体轻)(让学生充分说)三、紧扣“力大无穷,走进母亲,感受母爱”1.母亲的身体这么轻,作为儿子的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没想到,那么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2.在我印象中,母亲是什么样的?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力大无穷”3.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母亲力大无穷能具体说说吗?多媒体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a.画面一:小时候。理解“翻山越岭”1. 什么叫翻山越岭?你爬过山吗?什么感觉?可是文中的母亲,翻的是——一座座山,而且她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2.假如你现在背着几十斤重的东西爬山,肩上再挑个100多斤重的担子在爬山,你再来读读翻山越岭这个词?3.孩子们,一个词,一句话,往往就是一幅鲜活的画面,学习语文,要善于把文字想象成画面,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在翻山越岭的岁月中,母亲会遇到哪些情况或困难?年纪还小的我和妹妹又会怎么说?(出示文字,学生答,师生配合读)(夏天,山路崎岖,烈日炎炎),80多斤的母亲总是——(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80多斤的母亲总是——(雨天,山路泥泞,一步一滑),80多斤的母亲还是——(夜里,摸黑赶路,行走艰难),80多斤的母亲仍是——小结:其实,母亲比我们还累,比我们还饿,可她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泪咽到肚子里,此时,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带着我们,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情景。4.此时,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慈爱、坚强、了不起……)b.画面二:长大后。理解“重担”。1.如果说年纪小的我们需要这样的照顾,那我们长大后,情况又是怎样?引读: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先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2.我们长大了,不会挑不动,可母亲又为什么这样做呢?(不想让儿子吃苦……)3.只要有重担,母亲都会自己挑,从不让我们吃苦。而我从来没有抢着挑,是因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出示:没想到我妈这么轻。)而我从来没抢着挑是因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师引读:出示: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2.母亲肩上挑的担子里,有什么?(生:粮食、蔬菜……)3.母亲肩上挑的担子里,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母亲在生活中还要做哪些事情?(养活孩子,做家务,孝敬老人……)4.师小结:是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就是重担的含义。母亲所挑的重担不仅仅是100多斤重的担子,她挑起的是所有家务的重担。不仅有照料儿女的重担、养家糊口的重担、还有孝顺老人的重担,她挑起的是大半个天啊。5.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无私、伟大……)5母亲,这么无私的付出,你感动吗?我们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把这份感动读出来。6.母亲身上的担子这么重,(板书:担子重。)而她却用那么轻的身体去承受,我除了感动,还会有什么感受?(板书:难过。)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会很难过?6.你看,承受了这么多苦和累的母亲,如今都有哪些变化?四、对比母亲变化,深化理解“愧疚”之情是啊,昔日的母亲          如今的母亲         ;昔日的母亲          如今的母亲         ;昔日的母亲          如今的母亲         ;a.看到母亲这样的变化,你的心情怎样?(相机板书:愧疚)出示: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指导读。b.面对我的歉意与愧疚,母亲是怎么说的?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改成不带问号的陈述句。1.我想这个母亲包含着你的母亲,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母亲笑了……2.同学们,母亲的话打开了你记忆的闸门,此刻你一定想到自己的母亲吧?说说吧,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过渡:是啊,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无私奉献的,在这里,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深情地描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震,当救援队员发现一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救援人员在她的身下就出了一个毫发无伤的孩子,他还活着。母亲在给孩子的短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宝贝,对不起,妈妈就要与你分离,在这冰冷漆黑的夜里,即使双臂已经如此的虚弱无力,可是我不会放弃,与你多一刻手与手的相系。即使沉重的砖块压弯我的背脊,可是我不会放弃,与你多一分身与身的相偎。即使破碎的瓦砾穿透我的双膝,可是我不会放弃,与你多一秒心与心的相依。亲爱的宝贝,对不起,妈妈真的不想与你分离。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小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天地下所有的母亲?(母爱)这无私,博大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连站在一旁的护士也被打动了,护士动情地说:(引读护士的话)五、抱母亲入睡,体验母子亲情。此时此刻,万般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我突发奇想地说:引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1.我为什么还要抱母亲?(我想:妈妈从小把我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她呢,所以,我要抱她入睡。我要回报母亲。让母亲体会到儿子对他的爱。)2.这一次的抱和换床单时的抱一样吗?3.通过“轻轻地摇动”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愧疚、回报、感恩……)4.此刻,母亲那瘦小的身躯就依偎在我怀里,正如我无数次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 轻轻地,暖暖地,那就久违的亲近,那儿时的味道,一点点沉浸,蔓延……5.作为旁观者的护士此时是什么样的?6.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母亲睡着了吗?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脸上流下来?(这是幸福,感动,自豪,心满意足……的泪水)六、对比小结,升华情感。1. 从小到大,母亲抱过我多少次,(出示:无数次)而我长这么大却是——第一次抱母亲(出示:第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蜜,我对母亲的爱,与母亲对我的爱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2.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温馨的一幕,分角色朗读全文对话。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母亲:我躺在儿子的怀里,忍不住流泪……“我”:我看着怀中闭眼流泪的母亲,感慨万千……护士:看着病房里这温暖的一幕,我……我:读着温暖的文字,看着感人的画面,我……3.汇报成果,分享交流。六、总结课文感谢作者,感谢他突发奇想第一次抱母亲(指着课题)这轻轻的一抱,引发了我们万千思绪,引发了我们对感恩的思考,他教会我们感恩父母,学会做人。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后反思】教学前我认真地读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文中的亲情所打动。看似平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然而,在平时我了解到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大都是肤浅的,甚至把母爱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付出。基于这样的认识背景,要学生走进母亲的内心感受母爱、进而回报母爱,成了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起学生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充分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具体我是这样做的:一、选准切入点:我抓住四个“没想到”来切入课文,通过“没想到”这三个极富召唤情味的字眼吸引学生,约请学生,走进那感人肺腑的母爱之中,走进课文语言之中。二、夯实训练点——悟情交流后出示这几个没想到的句子,通过藏在三个没想到里的“轻——重”这对反义词,走进课文重点段的学习。抓住重点段句词 “力大无穷”走进母亲,通过“翻山越岭,重担”这些词的理解来感悟母亲无私、伟大形象。在母亲翻山越岭、用轻身体承受重担子这段文字是花时间较多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母亲在翻山越岭时会遇到哪些情况或危险,然后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画面。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展开想象,理解重担一次包含的意蕴,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又加深了一层,体会母亲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生活的重担。因此,母亲在孩子心中,才会如此重。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母爱就藏在“轻”“重”之中;藏在一次又一次心灵体验之中;藏在一遍又一遍叩问当中;藏在一回又一回的矛盾冲突当中。此时,母爱的无私、伟大早已在孩子心中!课文还有一条心情线索,就是作者在心情,于是,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心里很难过,通过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对比母亲变化,深化愧疚之情。三、联系生活,产生情感体验,升华母爱通过地震故事、小练笔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孩子们真挚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母亲的浓浓的爱。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运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直面文本少了。学生虽然能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但是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写下来并朗读,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使我收获很大,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完善自己,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罗蓉名师工作室(改版)

总第八十二期

? 名师资源 ?第15期

公众号总监\罗蓉老师

 栏目主编\陈艳楠老师

 图文编辑\陈艳楠老师





资源与君共享,赞赏添我力量!

赞赏

人赞赏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