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地震中父与子》有感

时间:2016-11-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虚构性小说,在学习这篇课文前我想过像以前那样通过文中语言来体会父与子的感情,但突然想到小说的写法(“愿望、阻碍、行动”三要素),又想到我们班小朋友平时的写作情况,就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来进一步了解小说的写法。 学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虚构性小说,在学习这篇课文前我想过像以前那样通过文中语言来体会父与子的感情,但突然想到小说的写法(“愿望、阻碍、行动”三要素),又想到我们班小朋友平时的写作情况,就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来进一步了解小说的写法。
         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简述文中大致内容,并问如果这小说写得这样简洁你还会感动吗?还会觉得写得精彩吗?学生说不会。那么小说的精彩秘诀在哪呢?顺势引出“愿望”、“阻碍”、“行动”三要素,一篇小说要精彩就基本离不开这三点(克里弗认为,故事能够引人入胜的奥秘是:人们在愿望的推动下采取各种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各种冲突,采取各种方法克服障碍)。然后我就引导学生去《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找“愿望”的形成(或者说铺垫,使情节更为合理)、阻碍的存在以及具体的行动(克服障碍的行为、因素等)。
         由于是第一次涉及到这些知识点,所以刚开始学生有些无措。“愿望”在这篇文中是什么?在这里学生一下子愣住了,我又问这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说是父亲(其实这里是有偏颇的,因为课题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主人公应该是“父与子”,可由于学生对于“愿望”本身是第一次学习,这时我只能先搁置这个主人公到底是谁的问题,不然一旦扯开去学生只会被绕进一个更迷糊的圈里,因为主人公两个他们就会想有两个“愿望”)。那么父亲的愿望是什么?是救出被埋在废墟下的儿子,这点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也就是说至少第一步“愿望”是什么,学生能找出来。我又问那么形成这愿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这里学生也弄不清楚了。我就说“今天我要去买一把新尺子”,如果我写故事一开始就来这么一句,然后就写买尺子,你会不会觉得有那么点突兀?所以我们写小说中的“愿望”,还得注意这“愿望”的形成。学生这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纷纷在文中找出形成父亲的“愿望”的因素(条件)所在。稍加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点:1.“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为“不同程度”,所以也是在解释为什么儿子的学校都成废墟了而父亲却似乎没什么事,因为“不同程度”,暗示父亲的伤比较轻;2.“……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学校变为“废墟”,是一场灾难,但又由于没有见到“儿子”的尸体,所以才有“活着的可能”,“父亲”的挖掘显得“可以”;3.“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父亲一开始见到这一悲剧场面时他的反应和其它父母是一样的,更为“人性化”,也为后面的“挖”作铺垫,有缓冲;4,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因为有约定,有承诺,所以“挖”有据可依;5.“他坚定地站起身”,这时父亲的心里有一个信念,已经不是“挖”的源头,而是“挖”的坚持所在,“挖到底”的依据。这些都是学生找出的“愿望”形成,不至于这愿望突兀,让这愿望有“顺理成章”的感觉,能让读者接受并认同。
         第二步是障碍。我说“小猫钓鱼”的故事,如果小猫一开始就钓到了鱼,这故事还有趣吗?那么它中间多了什么?(阻碍)所以阻碍是构成精彩的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有阻碍才一波三折。那么《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哪些阻碍呢?经过前面的整理,学生对于“阻碍”的找显得简单多了。经过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点:1.“已变成一片废墟”,现场的视角冲击,让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这是对“挖”的信念的阻碍;2.“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这是其他父母的做法,这种大众的做法其实会成为阻碍;3.“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消防队长挡住他”、“警察走过来……”,这些旁人的阻拦也是阻碍;4.“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对别人安全的道德责任都是阻碍;5.“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别人的看法,对自己异样的眼神也是阻碍的;6.“他挖了8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对自身体力的考验,也是阻碍,等等。学生能从文中找出这些,我觉得还是挺厉害的。这是一篇虚构的小说,我们孩子平时也写虚构的文章,但很多时候一虚构就乱来了,如何合理地虚构,希望在找“阻碍”中能受启发。
          接着是行动。我想的是行动是因为父亲心里坚定的信念,在学生平时写作文时,“行动”似乎不难,但往往让人感觉缺少一种驱动力。在文中父亲不断地挖,每次说“你是不是来帮我的”,他的动力便是心里有坚定的信念。这里也未来得及就下课了。我想通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让学生尝试来写一写简单的小说。可以先给学生设定一个情境,然后让学生提炼出“愿望”,而“阻碍”与“行动”需要他们作思考和撰写。我们班孩子在写作上是挺弱的,如果是要求写个故事,他们会真的一顺顺到底(虽然故事也确实可以这样),但终归想要他们写得稍微有点情节感。
         在这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中,还有关于“了不起的父与子”的理解,父亲外貌描写的体会以及“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效果体会等内容,也得等下节课作整理。先把这节课的记下来,以作思考。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