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语文课程结构化与课堂有效性研究”移植课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感荣幸之余,也倍感压力之大。于是,我开始了翻查资料和搜肠刮肚的工作,几经摸索,在同组教师杨明凤和李林慧老师的指导下,我准备的《人物描写一组》一课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语文课程结构化与课堂有效性研究”移植课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感荣幸之余,也倍感压力之大。于是,我开始了翻查资料和搜肠刮肚的工作,几经摸索,在同组教师杨明凤和李林慧老师的指导下,我准备的《人物描写一组》一课“出炉”了。下面我主要从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教学设计
这组课文由《小嘎子与小胖墩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大家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继而引出“作家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人物刻画的如此鲜明呢”,这也正是本节课要重点落实的工具性学习目标。然后根据每个片段所运用的不同的描写人物方法,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整个课堂运用“教、学、用”的思路,第一片段侧重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并体会描写方法,后两个片段侧重让学生自主学习,领略作家经典描写(动作、神态、外貌和语言)的魅力。二、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充实,既落实了教材的工具性目标,又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但是,当稚嫩的身影离开讲台的那一刻,课堂的不足与败笔也已暴露的清清楚楚。
课前,我费尽心思地设计好每一环节,想让学生按着我的预想,一步步往里钻,如:猜测严监生的心理活动时,我的频频引导无一不是在等学生说中我想听到的结果(着急——生气——绝望——如释重负),对学生说的“失望”、“愤怒”却不加评论,也许就在那时,我在不觉中已低估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 我想让自己的课堂丰富,总想把教师讲解、自主研读、小组合作等多种手段都应用到我的教学中。殊不知,在我自鸣得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解说时,却忽视了有些内容则是学生自学时已经读懂和悟透的。在此,我又不自觉的抢占了学生的地盘,把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舞台。结果是,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大大减弱,貌似热闹、民主的课堂丧失了它应有的实效。 除此,课堂上还有一些细节,明显地显示出我驾驭课堂的青涩,比如:忙着紧张地进行下一环节而忘记板书,着急知道答案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大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后面两组学生都看不到……总之,这堂课,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应该是东拼西凑,而应该是水到渠成;语文课堂也绝不是老师的自导自演,而应该是学生的真实展示,正如崔峦先生说过的“课堂上真正的精彩是出在学生身上”。我想,我与这样的精彩课堂还相差很远,我只有继续学习,再次提高,把这差距缩短,再缩短。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