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心得 上课,你准备好了吗

时间:2017-09-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必须得潜心研读教材,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仔细推敲教学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显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必须得潜心研读教材,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仔细推敲教学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显然,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的确定,来自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我们常说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可见只有认真研读了教材,才能发现教材语言上、构段上、情感方面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用教材教。如教学《乡下孩子》,我也反复读了教材,但只关注了诗歌每一段的特点,着重从句式上分析了,结果上课时,问题提的很琐碎,只关注了乡下孩子的快乐,导致在让孩子仿照课文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语言实践的空间不够广,教学目标没有把握好。再次研读教材,发现了这首诗歌在内容上的安排也很有特点,第一段写了乡下孩子小时候在爸爸妈妈关爱中的生活与快乐,第二段写了乡下孩子在旷野中的自由生活,第三段写了乡下孩子喂小动物,小动物很开心,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可以这样过渡:“除了旷野里自由的旷野生活,还有哪些生活让乡下孩子感受到快乐?”学生读了以后就知道小动物的快乐就是乡下孩子的快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感受快乐,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想想乡下孩子在旷野中还会干什么,有哪些快乐的生活等。这样学生就能从旷野生活和小动物的快乐等方面来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了。

又如《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对这个故事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老师再多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各年段中也安排了神话故事,如三年级的《哪吒闹海》,四年级的《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以及五年级的这篇《嫦娥奔月》,学生并不陌生的故事安排在高年段的课文里,该教什么,怎么教。会的,知道的,懂的肯定不能教了,那借助这篇课文,学生在知识上能获得什么,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呢?带着思考,再次研读教材,最后把教学重点放在书后作业第一条——复述课文上。另外复述在新课标中还是提的满高的,那反观课堂现状,很多都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的,课结束了,最后都把复述课文当作回家作业,流于形式。如果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就不会给学生留下负担了。

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教学的目标也不止一个,分清主次很重要。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所以我们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研读教材很重要,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设计课文时最好先不要过分依赖教参等,先要反复读读教材,美美地欣赏教材,边读边思考什么是重点,先把想法记下来,再去看看参考书,这样也是提高自己把握教材能力的有效途径。
标签: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第一学段(1~3年级) 综合与实践 例20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 说明 ] 本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