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总结 关于“ 半小时课堂”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7-09-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在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甚至到达基于标准设计的目标?我想“半小时课堂”值得借鉴和尝试,那么,怎样在课堂上努力实现“半小时课堂”理念呢?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我对“半小时课堂”理念进行了初步尝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在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甚至到达基于标准设计的目标?我想“半小时课堂”值得借鉴和尝试,那么,怎样在课堂上努力实现“半小时课堂”理念呢?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我对“半小时课堂”理念进行了初步尝试,具体想法和做法如下: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通读课文,自读自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提示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以读代讲和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爬山虎的叶子美;同时,在读通语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来说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爬山虎的脚”。我认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必须要求学生读通读熟,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本环节在此基础上,我充分用好插图资源,通过看图、说图、自读自悟等方式,图文照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能说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及“爬”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时,我布置与课时内容相符合的课堂练习。显性的课堂练习是:对课文第三自然语言文字的理解。采取的学习方式是根据练习题自学自悟。如:(出示)阅读本段后,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在(  ),外形是(   ),颜色是(   )。原来,课堂上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明确学习方向,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我基于本单元“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本单元学习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能力。难点是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观察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因此,在教案设计时,我重点不是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如何爬的,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者观察爬山虎的角度去思考作者的观察方法。这一目标的定位要从我自己解读文本来讲,我在读爬上虎的脚的样子和一脚一脚向上爬有关段落的时候,我发现读了很多遍,很难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情景。但在我熟读后再到实地去观察,很快我就明白了课文写的和我看到的是吻合的。我想,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很简单,要想达成单元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必须先从了解课文,从课堂上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还要学会关注作者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课堂上,我主要采用图片的演示,没采用画一画这种更为直观的教学手段,因为我想留给学生既清晰又模糊的概念。清晰的是借助图片演示理解课文内容了。所谓“模糊”是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的呢?我想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因此,引导学生到实地观察爬山虎的脚留到课后。结果,课后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很浓,很多孩子学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知道如何去观察,观察的时候孩子们还会说出书中已经学会背诵的句子。

另外,《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于是,在本课最后,我一再强调“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的观察方法,并借助“阅读链接”中列夫托尔斯泰“随时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这一好习惯,布置“泡豆子”的观察日记,要求孩子“每天一观察,每日一记录”,做好习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总之,课堂上出现了不尽人意的效果,还须进一步反思和跟进。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