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老师读书心得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经典小说篇)阅读感受

时间:2017-09-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正在共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干国祥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打开这本书,穿越在干老师小说、诗歌、散文的教学情境中,感受着深度语文的独特魅力,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语文课堂。 11月5日——11月20日,我们共读了第一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正在共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干国祥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打开这本书,穿越在干老师小说、诗歌、散文的教学情境中,感受着深度语文的独特魅力,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语文课堂。

11月5日——11月20日,我们共读了第一章“经典小说篇”中的《西游记》和《巨人的花园》。在阅读中我读出了新教育阅读课的一些信息,有了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整本书阅读包括漫长的推进课和最后的主题探讨课,整本书阅读是新教育儿童课程的重要项目;而经典的细读,则是“构筑理想课堂”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经典的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就是尽可能本能地、深入地理解原文本,而不是把它当成某种语文知识的载体。

新教育阅读就是向文章提问,并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向文章提出问题的可以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阅读文本初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也可以是学生,学生在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时自己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就所读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有问题导向的阅读才是新教育所提倡的阅读,那种泛泛而读的不是真正的阅读。新教育的课堂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的一种畅所欲言,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结合文本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专家式阅读,认真来研读文本,而非孩子式阅读——浏览。

新教育阅读还特别注重阅读中的批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悟所感,读中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均可以以批注的形式呈现。妙评妙批不仅是独特思维、独特感悟的再现,更是对文本的最深刻的见解。

感受最深的是干老师确实是教育的大家、名家,他从独特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和教材,课堂上那些关于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的探寻,使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产生共鸣。干老师的语文课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教室没有脱离世界、没有脱离社会,我们的课堂完全可以做到不只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在培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注命运的人,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在干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而我们身边的课堂却大多停留在第一重境界,注重扎扎实实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人性,缺少师生情感的共鸣,甚至有的课堂连扎实训练都做不来,那也就是说连第一重境界都达不到,我们真该踏踏实实的来提升。

对照我们每天下午第五节的阅读课,得到的启发有二:

1、我们的阅读课常是这样来安排的,确定师生共读书籍或文章,限定时间,规定时间内限定阅读任务,书读完后召开读书报告会或交流会。这个读书报告会或交流会常常是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受益不大,因为不深入。看了干老师的阅读课教学,我觉得以后我们可以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针对一些重点章节或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片段来召开主题探讨会、主题推进会,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

2、我们阅读过程的批注常是指导学生在文中用不同标记画出好词、佳句、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简单批注,甚至是模式化批注,缺少个性,缺少深度。读了干老师的批注以及干老师对学生批注的指导,我觉得我们的批注可以尝试着批写出特色、批写出深度、批写出精妙。当然这首先需要老师细读文本、深入理解,做好批注示范,同时老师事先在学生中挑选出批注好的进行展示,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来指导。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