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论文总结规律,巧解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时间:2017-12-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规律,巧解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临泽县沙河镇西寨小学 贾翠萍 关键词:建立概念 总结规律 解决问题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严谨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规律性。在数学学习中,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建立了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规律,巧解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临泽县沙河镇西寨小学     贾翠萍
关键词:建立概念    总结规律    解决问题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严谨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规律性。在数学学习中,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建立了概念,掌握了学习方法,及时的总结规律,学习数学就会变得轻松自如,数学的“工具性”这一特性自然会实现。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就是一个典型。
一、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建立数学概念。
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对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很重要,这个量是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时的着眼点。如何让学生真正建立在具体的问题中的单位“1”的量的概念,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学习新课前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合作完成。(1)我们班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我们班近视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第三个问题有点难度,我是这样引导的: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多的这几人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解答完这三个题,我直奔主题,告诉学生,一至三题中,分别把“男生人数”、“ 全班人数”、“ 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的量。学生脑中初步建立了单位“1”的量的概念,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单位“1”的量也不同。
接着,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如何确定单位‘1’的量”。经过观察、比较,有多数同学得出结论——“是”、“占”、“比”、“相当于”后面的那个量就是单位‘1’的量。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题目中的单位‘1’的量,但要避免
学生单纯机械地模仿,应该是建立在理解单位“1”的量的概念的前提下。
二、 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发现、总结解题规律。
解决数学问题,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好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根据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这类题的题目特征是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单位“1”的量(也可以说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解题关键是从问题入手,依据题意搞清楚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例: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单位“1”的量,用甲除以乙。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乙是单位“1”的量,
关系式(甲数减去乙数)/乙数或(乙数减去甲数)/乙数 。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或百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为了让学生看的清楚,理解的透彻,最好借助形象直观的线段图,将抽象的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学习应用题的“读题”、“思考”、“画图”、“解答”自然会有机结合,数学学习的技能自然也会形成。
题一:一件毛衣原价20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题二:小华和小红比赛1分钟跳绳,小华跳了150下,小红比小华多跳了 ,小红跳了多少下?题三:小华和小红比赛1分钟跳绳,小红跳了160下,小华比小红少跳了 ,小华跳了多少下?
题一中的“打八折”,换种说法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题二中的“小红比小华多跳了 ”,换种说法就是“小红跳的个数是小华的(1+ )”;题三中的“小华比小红少跳了 ”, 换种说法就是“小华跳的个数是小红的(1- )”。
这类题的特点是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很容易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类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求单位‘1’的量。
题一:小华和小红比赛1分钟跳绳,小华跳了150下,小华比小红少跳了 ,小红跳了多少下?题二:小华和小红比赛1分钟跳绳,小红跳了160下,小红比小华多跳了 ,小华跳了多少下?题三:一桶油,第一次倒出它的 ,第二次倒出5千克,这时桶里还剩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题四:一辆汽车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行了全程的 后,距离中点还有25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上面四个题中,150对应的是(1- ),160对应的是(1+ ),5千克对应的是(1- - ),25千米对应的是( - )或(1- - )。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这类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用除法(或方程)解答。也可以概括为:用具体的量÷对应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三、        灵活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探索、发现并总结出规律还不够,应用所学巧解问题不可少。尤其是一些数学问题,蕴含了许多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东西。如:(1)某种品牌的电视机原价3000元,“十一”黄金周期间促销降价10%,之后又提价10%。现在的售价和原价相比,哪个高?高多少?(2)海尔空调第一季度降价10%销售,到了第三季度又提价10%后的售价是5940元。原价是多少元?
这类生活数学问题比比皆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却可以相对的固定。组织带领学生在经历表征问题、明确特征、确定方法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只要我们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理清思路,找准着眼点,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会油然而生。


标签:


相关内容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