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试卷卷面分析 一、试卷分析 这张试卷的主要特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难度适中,题量轻.试题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理解填空的6和9 ).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如五的实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试卷卷面分析
一、试卷分析
这张试卷的主要特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难度适中,题量轻.试题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理解填空的6和9 ).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如五的实践操作)测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放性操作性的题目有所体现.,是一份较好的试卷。
二、数据分析
分数段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人数
0
16
18
10
5
总体来说,成绩不太理想。通过阅卷,我从学生和课堂两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理解填空失分率很低,主要是经过的时间的计算上失误较大以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判断题、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如知识应用的3、如果199( )年是闰年,( )里可以填的数是( )这个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既考察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也考察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还有概念辨析中的2题,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重合一定是中午12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不该犯的错误。
4、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如看图解决问题的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不注意语句的通顺和用词的准确,全班都在这个题上丢分。
四、课堂改进的方向: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次
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把握,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以后要尽力让学生多理解算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加强答题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如解决问题中有336名学生乘准乘39人的汽车去参观,8辆车够么?可以借助乘法和除法两种运算进行解答。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数学
三年级四班数学期末试卷卷面分析
(一)对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试卷的命题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的、到位的,可以看出出题者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这些题目包含了本学期所学的全部内容,面面俱到、样样齐全,同时涵盖了极其丰富、极其全面又极其灵活的知识,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各个器官的能动性,挖掘了每一个孩子身上内在的潜质。
题目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非常灵活,但也易于理解。
“考考自己”考察的是孩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虽然是小小的几道题目,却可以看到出题者的精心选择和用心良苦,这部分命题,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又可以考察学生对综合知识理解的灵活与否,真可谓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我能解决”考察的是孩子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思想,尤其是第5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2)题的问题提的多好呀,反映出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灵活性以及应用性。
“挑战自我”是对孩子们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两道题目确实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了一个想象空间。
(二)成绩与百分率
应考人数:67人 实考人数:66人
A:58人,87.9% B:7人,10.6% C:0人 D:1人,1.5%
(三)学生的答题情况
“考考自己”中共有七道大题,包括画图、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多种类型,让孩子们在不同的题型中检测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们怀着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因此正确率极高。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基础的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审题、计算、判断、分析等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填一填中的第5题的填“﹥、﹤、=”,有的孩子把7000克当成了7000千克,有的孩子对dm这个英文字母表示的单位不是很熟悉,导致填错符号。选一选中的第1题出现的错误稍多一点,第3题有的孩子只选了一个答案。问题最多的是填一填中的第8、9题,多数孩子只写出了其中一个他认为可以填的结果,没有把答案写全,因此全被扣了分。
“我能解决”中的所有题目,孩子们同样施展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用心计算,使得这些题目在他们手中仿佛如鱼得水,运用自如,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第5题,给孩子们创造了一次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展示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好机会。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且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更可喜的是有的孩子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判断,写出了非常清晰的计算过程。看看这份答案吧,相信你一定会被孩子精致的思维而感叹的。
问题是:买2个电饭锅和5块手表共花多少元?
计算过程是:2×165=330(元)
120×5=600(元)
600+330=930(元)
930-50=880(元)
答:一共花了880元。
我被这样精彩的答案折服了,兴奋不已,不由自主的在这样的答案旁边写了一句话:你太用心了,真了不起!
然而,有的孩子在答题中反映出了明显的问题,如:第2题有的孩子直接用蔬菜的箱数除以黄瓜的箱数,而不知道先求出豆角的箱数。第4题有的孩子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没有乘2,或者只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而没有接着求正方形的边长。
“挑战自我”的两个题目,由于平时给学生渗透讲解的不多,学生对此类型的题目练习的也少,所以答的不是很理想。
(四)掩卷反思
仔细地翻阅孩子们的试卷,给我震撼最大的是,由于书写不认真的习惯造成了审题不清、做题不细的后果。这些是我平时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只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的训练,疏忽了认真书写的重要性。
其次,部分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对所给的问题不知道从哪思考,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从下手,很忙乱。
此次试卷同样可以看出,学困生与别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更明显了,这些孩子无论在计算上,还是在理解题意上,亦或是分析问题上,都反映出他们与好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孩子们用心做事的态度和细心做题的好习惯,将是我下学期首先要做的。
(2)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和实际体验的活动机会,让学生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区别。
(3)继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在。
(4)继续给学生加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分析和应用。
(5)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用不同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6)要多关注、多指导、多帮助那些学困生,让他们树立起信心,逐步缩短与其他学生的距离。
总而言之,这张试卷从整体上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彰显自我的空间,让孩子们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更令有能力的孩子感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让孩子们更乐于挑战自己,更勇于迎难而上,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难题。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及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又给了我们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机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