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谈谈对数学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时间:2018-01-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文章 本文谈谈有关个别辅导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其中有些并不新鲜、无创新的成分,但对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或许有所补益。 一、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个别辅导要取得好效果,要能在个别辅导过程中体现教育与教学的融合,首先就要让学生在接受

文章 本文谈谈有关个别辅导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其中有些并不新鲜、无创新的成分,但对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或许有所补益。

一、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个别辅导要取得好效果,要能在个别辅导过程中体现教育与教学的融合,首先就要让学生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我们不时听到老师在辅导学生时说这样的话:

(1)“你看,刚才上课才讲过的,你就是不听讲!这不,不懂了,还要我来单独给你重新讲。唉!现在好好听我讲!”

(2)“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或者“你怎么这么笨啊?!”

(3)“哎呀,这种题目我给你讲过好几遍了,你怎么还错啊!这回给你讲了,以后可不能再错啊!”

类似这样的话,都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疏远,致使辅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关于(1)。我们可以在耐心地给学生辅导、学生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之后,再对孩子说:“你看,我一讲你就明白了。要是今天上课时你就专心听,你就可以和大家一起完成功课了!”这样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关心,同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内疚感。内疚感是儿童改正缺点的重要动力之一。

关于(2)。其实说这类话的老师如果事后平心静气地想,就会认识到这样的责备、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学生产生失望、毫无信心、自我封闭的心理,这是对学生有伤害的,当然会严重影响辅导效果。对学习基础特别差、能力特别弱的孩子,我们老师应该给以加倍的关爱。我们可以巧妙地创设情境和机会,在学习上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有一些进步,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关于(3)。既然如此,作为老师可能就要反思自己辅导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欠缺了,而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生。当然极个别、极特殊的学生除外,遇到这么特别的学生,这么责备他,我想他也只能是无辜和无奈。我们何苦让这种本来就值得同情的孩子再徒增烦恼呢。

二、尽量确保每次个别辅导让学生有收获,并且愉快结束,而不能一无所获、“不欢而散”。

学生接受辅导,能感觉到有收获、能产生愉快的体验,他就愿意并且进而喜欢接受个别辅导,乃至以后会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主动请教老师。

反之,我们看到有的老师因恨铁不成钢产生的急躁情绪,或因为死守预设得过高的辅导目标,往往导致某次辅导一无所获,最后以老师生气地责备学生、学生委屈地挂着眼泪而“不欢而散”。这样的“不欢而散”一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二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后继的学习有消极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对数学的厌恶。

也许学困生在课堂上暂时不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许他们的课堂作业本暂时不容易得到五角星,但老师可以在个别辅导过程中创设机会让他们得到。辅导过程过半,如果觉察到本次辅导预设的目标难以达成,就悄悄地降低要求,相机出一两道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或经老师点拨能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确保每次辅导学生感到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以老师肯定的评价愉快地结束。下文还会具体谈这方面的例子。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


教师论文 儿童数学经验:实践智慧的缺失与
教师论文 儿童数学经验:实践智慧的缺失与

文章 摘 要:儿童的数学经验客观存在,并且具有实际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缺失实践智慧,学生的数学经验被“清空”、被“脱节”、被“干扰”、被“经历”,需要我们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重构实践智慧。 关键词:数学经验实……


优秀教研论文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优秀教研论文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文章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由“双基”转向“四基”,引发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动手操作的经验等,但这些经验往往是不系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操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