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论文谈数字资源提升农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18-03-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学语文获奖论文谈数字资源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谈数字资源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数字资源 ;资源提升;教学实效;
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多媒体资源正逐步走入小学语文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和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数字资源好象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下面就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浅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 数字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俄国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生动形象地导课,可以激发兴趣,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取得课始而功倍的效果。[2] 为此,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扣人心弦的问题、轻松美妙的音乐、幽默风趣的笑话、悦耳动听的儿歌、扑朔迷离的谜语、趣味十足的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火烧云像什么?美丽吗?学生们无拘无束地想象,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认真地读课文,创造性的思考,积极主动地讨论,尽情地交流,学生处在“激活”状态,探究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尝试。又如教学《瀑布》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相,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热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着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多媒体资源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树立了创新意识。
二 数字资源为语文教学中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5] 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多媒体资源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一堂课下来,我通过应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教师也乐教,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电教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扬起兴趣之帆,[3] 他们才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思考,带着迫切的求知欲去学习,带着高涨的情趣去参与,去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 数字资源为学生孕育情感训练引导尝试创新。
? 新课程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的积累,关键在于主动。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鲜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7]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发挥其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参与其间,在唱唱、跳跳、玩玩、说说、画画、听听、做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地满足,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白鹅》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视频表现白鹅的高傲,并请学生上台表演,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声情并茂地表演等),创造性地表现白鹅的“高傲”。这样多媒体教法灵活多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自主活动,自由表达,在鼓励中尝试,在尝试中锻炼,在锻炼中创新,不仅不会疲劳,反而兴趣盎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但加深了知识点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光声的有感模象,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十分重要。[3] 又如在执教《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文中法布尔在观察昆虫时有许多心理活动,比如找到“纺织娘”时的兴奋,观察昆虫时的小心翼翼,爸爸反对他观察昆虫时他心理的难过与无奈,我用轻快地音乐表示高兴,用柔和的音乐表示小心,用忧伤的音乐表示难过,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准确把握法布尔的内心世界,让孩子走进课文,体会这种感情的变化。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扬起兴趣之帆,他们才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思考,带着迫切的求知欲去学习,带着高涨的情趣去参与,去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 数字资源为学生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语文新课标之一是:“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这样一个训练思维体操的黄金年龄,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思维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天职。[6] 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才恰如其分?我个人认为:多媒体技术许多独特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过多过滥,不仅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