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时间:2018-04-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关键词:
    同样多  平均分
教具学具:
  演示教具 :12个乒乓球、15枝铅笔、10个纸盒,课件。
学生学具: 每小组10个小纸盒、15个乒乓球、20支铅笔。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苹果时,每份都同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 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
  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 要求:
  (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
  (2)要像他们分苹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
    A、 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B、 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C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1)作业P13 的“做一做”
   A 、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B 、动手操作:用10个小纸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
  3. 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组先讨论分法,再动手分一分,要求用15个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汇报分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
提问: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4. 独立进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用铅笔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应用,消化提高
  1. 练习三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圆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用小纸盒代替盘子)。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
2. 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一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2)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评选,谁插得花最漂亮。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
   3. 练习三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
(2)集体交流,说清判断的理由。
  4.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学反思
-
《平均分》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整个单元的开始部分,在备课时我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评价一下分得对错,教师订正,最后用教具演示,这样学生比较快的认识了平均分。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另一个地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近“平均分”,通过分组讨论分配方案,再按方案进行“平均分”,通过小组交流,自然而然的对学困生进行了帮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困生也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仅让学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为样,学生学习的兴致极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上课特别的积极,上课气氛很活跃。
       我感觉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为下一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下册 教师用书)。

数学 标签:


相关内容

教学论文 几何直观就是画图策略吗
教学论文 几何直观就是画图策略吗

文章 摘要:几何直观主要是借助图形来展开思维,但更准确地理解,几何直观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其价值不仅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更在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测结果”,它已经跨越图形走向直观,直观思维是它的核心和重点。同时,几……


教师文章 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师文章 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优秀论文 摘要: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问题结构特征,找准教学的支点;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适度进行拓展和提升,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关键词:低年级解决简单实……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文章 一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幼儿园老师把4千克饼干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的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分得()/()千克。”经统计,此题平均正确率不到75%。其中,前后两空的答案发生颠倒最为普遍,其次也不乏有把4千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