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研论文 教材的留、舍、整、拓——基于“式与方程”内容的思考

时间:2018-04-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师优秀文章 教材的留、舍、整、拓 ——基于“式与方程”内容的思考 古林镇中心小学 章东海 统编教材的内容一般具有基础性、示范性和灵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的关注了前两者,而忽略了灵活性:根据课时的内容、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留白,对教材

教师优秀文章 教材的留、舍、整、拓
——基于“式与方程”内容的思考
古林镇中心小学 章东海
统编教材的内容一般具有基础性、示范性和灵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的关注了前两者,而忽略了灵活性:根据课时的内容、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留白,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保留、舍去、调整和拓展。接下去,就以“式与方程”的内容谈谈我的一点教学思考。

    一、基于课时结构:留、舍

教材分析

式与方程的内容,教材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包含的知识点有: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定律、公式、会根据含字母的式子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和正确书写含字母的式子。第二层次是复习方程。包含的知识点有:方程的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思考

总体来看,教材把所有重点和要点基本呈现出来了。要是,40分钟内教学这些内容,几乎不太可能。如果分两个课时教学,那么第一课时的内容偏少一些,第二课时的内容稍多一点。可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式”又是构成“方程”的基础。所以,可以把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内容舍去,保留“式”的部分与方程的概念。

设计一堂数学课,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而目标所涵盖的内容应该是适量的、合理的。如果,在一堂内把内容定的太多、太全,且知识结构间没有紧密的联系。那么,预设的目标不但达不到预期,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也会流于形式。所以,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时间的因素、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有所保留,有所舍去。

    二、基于学生学情:留、整

教材分析

式与方程的教学,教材开门见山的呈现给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带来的方便和方程的概念。其中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是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展开讨论。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含字母式子的简写形式。另外方程的部分,是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基本性质。

思考

教材没有逐一呈现所有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知识点。而是提示学生自主整理,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的习惯。这样的设计意图我们应该保留。但是,实际的教学现状,学生对于呈现主题、自主复习的流程,比较“感冒”,缺少主动性。且在整理时,因为缺少具体实例的依托,都是凭空想像的,表达的时候磕磕绊绊,影响到整个过程的有效推进。借此,教师应该打破“常规式”的引入形式,调整环节的先后顺序。如“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流程,教师可以把“学生自主整理”的环节稍做延迟,先不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而是呈现各种形式含字母的式子,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对照式子主动回忆,展开教学的进程。

显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流程的设计与学生的学情是否匹配,两者之间是否需要沟通。通过分析教材的意图,把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保留下来。接着,适当的调整流程的形式,交给学生得以展开联想、利于教学环节顺利推进的学习素材,减少学生对“老套”教学流程的审美疲劳,从而使学生的学情与教材的流程进行合理的衔接,提高学习效率。

三、基于教材留白:留、拓

教材分析

式与方程的练习,教材在第86页安排了1道填空题“用字母的式子”、4道“解方程”和3道不同数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练习。

思考

纵观上述练习,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教材中的练习涉及了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但没有把两个层次的全部知识点安排进去;二是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要么全部填空,要么全部解方程,抑或是用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特点,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是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缺少变化,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尝试:把第一题全是填空的形式,调整为几道选择,几道填空和几道问答。接着,在解方程前,可以插几句方程概念分析、判断题。最后,设计一道数形结合的综合题,内容可以包含“用字母表示数”和“数的运算”。

教材安排的练习中,为什么只体现主要内容,却没有把全部知识点一一呈现?我想这个应该是教材留给老师的“空白”。这样的“留白”,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设计、引领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的知识点、练习题型、容量和时间,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弥补和拓展。

总之,从统编教材编制的基础性、示范性思考,便与实际教学之间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当教师习惯于教材的执行者、解读者时,也不忘记充当一名创造者,在挖掘教材的真正意图时,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标签:


相关内容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优秀文章交流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作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魏光明 当下数学教学的一种可喜倾向是教师越来越尊重儿童地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得到解放和舒展。这样的课堂,教师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追求赏心悦目的“艺术化”效果……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文章预览 这次教学过程,对于突破平移特征的感受做得很好。教师通过无声地表达自己的数法,让学生“创造”出以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平移的距离,便于学生体验、感悟平移的特征。通过有引导的观察,帮助学生对平移形成较科学的、整体的认识。 这节课至少还有两个问……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论文 从儿童立场解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论文 从儿童立场解读“

优秀文章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对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如何将概念教学演绎地扎实而生动,成为一线教师新的关注焦点。在2011年无锡市小学数学会课活动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第一课时,不算长的磨课经历使我比较深切地体会到: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