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小学教师参评论文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时间:2018-05-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黄幡村小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述。首先分析了问题被提出的社会背景(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创新勇气)。然后针对问题展开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黄幡村小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述。首先分析了问题被提出的社会背景(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创新勇气)。然后针对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主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自我表现的给予、探索过程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其中自我表现的给予重点进行阐述,分别从问题的提法、学习方法的选择、练习的安排进行论述。最后发出倡议,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一问题。
去年八月,我在《青年时报》上看到一篇题为《九成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的调查报告。内容是这样的:上海教育专家在黄浦区、长宁区、闸北区的21所学校开展了一项 “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竟有90%以上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与此同时,华师大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胡惠闵教授,在分别对上海一所小学的美籍小学生和上海小学生询问同一个问题:“这次数学考得怎样?”时,美国孩子自信地说:“考得很好!我拿了90分!”而同班的上海孩子却显得沮丧:“没考好,只有90分”……
从上则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受东西方不同教育模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孩子们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自我评价。由于中国孩子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应有的赏识,久而久之便会丧失自信心,一旦遇上真正的困难,就会畏惧退缩,很难靠自我鼓励渡过难关。没有自信就没有创新!树立中国孩子的自信心应成为当今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当务之急。
那么,作为小学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树立自信心的环境。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生自信心就较强,学生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如何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引路人,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习的关键还在于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原有方式——填鸭式,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比如“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师生互换角色法”等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真正得到体现,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得到培养。
其次,教师应在课上采用民主性的教学语言和体态用语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主体。比如当教师进教室时,可以饱满的精神、亲盈的笑容来放松学生的神经,除去学生的戒备心理;比如在讲课前,教师可用“咱们班发言最积极了,最喜欢动脑筋了……”等充满激情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与积极性;再比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的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切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又如当学生有了新看法或取得学习成功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激励他们更深入的探索、学习……当然,教师的语言、体态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分夸张,要不然会适得其反。
相信,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一定会孕育出自信心与创新的种子。
二、给予自我表现的学习机会,提供一条树立自信心的途径。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一定要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因此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与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努力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决不替代。”
1、精心设计问题,提供充足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表现自己。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做到不问无用或无效的问题,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材料,铺设一条有趣而感兴的探索之路。比如在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
(1)(师板书:圆周长)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
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题的思考之中,不用老师说一个词,学生就明确了此课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也就很快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圆周长与什么相关,圆周长公式是怎么样的”,为下一步学生的积极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然这还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
(2)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教师为学生提供直径不同的(2、3、4、5、6厘米)的圆若干个,并提供线、直尺、卷尺、剪刀等工具。由于材料多,学生有米可炊、信心十足、思维活跃,绕线测量法、滚动测量法、折叠量弧法、剪量法等均被学生不言而喻、不谋而合。
(3)圆周长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并引导学生看一些“流动圆”,并想想这些圆的周长怎样测量,从而为下一步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埋下伏笔。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由于前面的手、脑、眼并用,圆周长公式推导中的关键“л”就很快被学生发现。而在不断地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逐渐地加强。
2、加强互相合作交流,发扬合作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表现自己。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讨论、合作交流,是很必要的。比如在前面圆周长测量这一节课上,若采用小组合作法,则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滚动测量时,两人合作测量的速度与正确率明显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别人的方法和想法,有利于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大家的想法更正确具体,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自信心。比如前面“圆周长”测量中有一位学生运用把圆折成十六个相同的小扇形,并通过测量小扇形弧的长度,计算出了圆的周长的折叠测量法,他就是以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方法测出相似结果为依据,坚定自己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总之,在教学中,加强互相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表现自己,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在整体意识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表现自我。
3、精心设计练习,发展训练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表现自己。
大量单一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呆板的知识,根本不利学生的发展,但不进行练习,学习的知识又得不到巩固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练习的设计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创新能力。比如在复习“8加几”时,设计一开放题“8+□?18”,一道题就把所学的知识全部复习了一遍。又由于答案多而不唯一,因此各个层次的孩子都能答,都愿表现自己,并由此找出了一些规律(比如□里可以填0——9中任何一个整数等),这无疑是新的突破。又比如在学习圆周长后,让学生走出课堂量量花坛及树杆的周长,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更让学生明白生活离不了数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制造受挫折的探索过程,实践一次树立自信心的考验。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若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们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当然在让学生“成功”之前,也要让他们经历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以后他们在遇到真正困难时,就不会气馁,不会放弃,凭着对自己的自信,迎面解决、排除困难,向胜利前进。让他们在经历失败挫折的过程中,养成百折不绕、不懈进取的精神。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课中,可先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很快有学生发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他们认为只要分母呈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当时,我没直接肯定或否定。很快有学生提出异议——像分母是10、50、100等是行,而分母为30、70、300、1100的分数就不行。这时,我及时对两种意见作了点评,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继续自主探索。很快又有学生提出像 、 、 等这样的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在经过几个回合后,学生终于兴奋地找出了规律。
感受着学生经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学生获得成功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培养他们勇往直前,不屈不绕的精神。
总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坚持的教学目标之一。孩子是学校的孩子,他们更是父母和社会的孩子,孩子还小,他们的心灵还很脆弱,要想真正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我们活泼自信、开拓创新的下一代而共同努力吧!

标签:


相关内容

小学作文教学最新论文 “三变”──有效落
小学作文教学最新论文 “三变”──有效落

文章欣赏 “三变”──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吴敏娥 摘要:本文针对中年段习作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中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忽略知识迁移,导致只会抄写,不会运用”“忽略已有生活体验,导致千人一文”“忽略生活积……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优秀文章交流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作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魏光明 当下数学教学的一种可喜倾向是教师越来越尊重儿童地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得到解放和舒展。这样的课堂,教师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追求赏心悦目的“艺术化”效果……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文章预览 这次教学过程,对于突破平移特征的感受做得很好。教师通过无声地表达自己的数法,让学生“创造”出以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平移的距离,便于学生体验、感悟平移的特征。通过有引导的观察,帮助学生对平移形成较科学的、整体的认识。 这节课至少还有两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