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文章欣赏 “三变”──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吴敏娥 摘要:本文针对中年段习作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中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忽略知识迁移,导致只会抄写,不会运用”“忽略已有生活体验,导致千人一文”“忽略生活积
【实例二】另一名学生学习了《荷花》一文后,对相同优美佳句,不同赏析的比较。我喜欢的佳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赏析:重点词语:挨挨挤挤 冒出来(文章通过拟人、比喻来表现荷花的漂亮。)佳句运用:(1)重点词语:闪亮闪亮 压弯了腰 翻滚(以拟人的手法,表达雨后白玉兰的美丽)(2)今天我来到白玉兰树下,可能是昨晚下雨的缘故吧!叶片都被淋湿了,一颗颗晶莹的小水滴在叶尾间闪亮闪亮的,偶尔几片叶子都被压弯了腰,然后在空中翻滚,落在了地上。评语:你喜欢的佳句我也认同,你灵动地运用了“闪亮闪亮”“压弯了腰”“翻滚”来练笔,写得真棒!
学生通过对佳句的欣赏,明白了句子的构成方法,并把此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事物中,写出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学起来容易,写起来有骨有肉,用起来有章可循,从而使学生写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文章,解决了学生只会抄不会写的弊端。(二)变生硬“教师范例”为尊重“学生个性”孩子们对世界本是充满敏感和好奇,一花一叶,一蜂一蝶,都能开启他们灵感的大门。可是什么时候,孩子们变得对大千世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呢?老师过多的干预,反而使孩子们对生活失去了新鲜感和敏感度。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提出:“解决学生作文上的温饱,老师最不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做饭,饭已经有了,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拿喜欢的饭。[2]”孩子们的生活其实本身就丰富多彩,无需教师“范例”,只需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生活,学生的小世界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奇事情。【实例一】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的过程中,突然而来的风雨,让学生展现出无限的写作兴趣。学生写道:午读课,同学们正认真地听着班长听写时,坐在窗边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顿时,大家把目光投向他,发出哈哈大笑。我看了看那位同学后目测天空,原来风特别大,把窗帘吹起来,竟然裹住他俩。放在讲台上的日记本也狂翻起来,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同学们纷纷站了起来,往窗外看,风夹雨把白玉兰树打得东摇西摆。风啊!雨啊!你来得太猛烈了!来得太突然了!来得太爽了!
【实例二】第二位学生作品,写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写道:“哎呀!哎呀!怎么会这样?”我听到坐在窗边的同学发出尖叫。我们情不自禁地放下正在听写的笔往青青那边看去,接着就是放声大笑起来。原来,天突然刮起的一阵大风把窗帘吹翻了,把他俩裹起来。“嘭”的一声,风生气地把门也带上了。我们惊呆了,也被吓坏了!
其实,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不需要教师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学生本来就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独一无二的个性体验,让学生懂得用我笔写我心,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就像平常生活里突如其来的大雨大风,却给了我们一次惊喜,一次绝好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大风雨的感觉。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千人一面,千人一文的现象。(三)变单一“个人日记”为互动“轮流日记”日记是习作积累的最常用的方式。平时日常的日记积累,学生感到平淡,没有兴趣天天积累日记,觉得天天写日记,没有什么东西写。于是,笔者针对上述的问题,开展全新的日记方式──轮流日记。笔者轮流日记的具体做法是:将班级中的学生按每5人一组,组内成员轮流每天写一篇日记,轮流担任组长,每天交一次,一周统计一次总分,通过评选“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趣。日记命题可以是开放式,可以是接龙故事式,可以是谈心得,可以是老师命题式……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通过轮流日记进行写日记,学生体现出愿意写,主动写,并且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不知不觉就让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自己走进了朋友的生活中,使学生每天写出来的日记激情四溢,形式、内容包罗万象。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一组学生的轮流日记,解决学生积累和乐于分享的问题。从这组轮流日记中可以清楚看出每篇日记开头都有生生互动的情况,学生都会对同学所写日记进行评价,点评感受,后面都有教师对学生写的日记的评价情况。学生写出来的日记也有骨有肉,富有真情实感。【星期一的日记】写出了学生对老师的发现,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星期二的日记】承接这星期学生的有趣发现老师,今天第二位学生就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星期三的日记】星期三写日记的学生,在这位学生没有新鲜事物发现的情况下,学生却写上了在父母出差的时候,自己来当差,写出了真情实感。
【星期四的日记】星期四写日记的学生,就用自己出黑板报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星期五的日记】星期五写日记的学生,就把自己突然停电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的具体,感受至深。
轮流日记这一妙趣横生的习作训练形式,使学生写日记乐在其中,每个学生都愿意轮到自己,想在日记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事物。因此,轮流日记不但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而且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在习作中互相借鉴,共同体验,达到欢乐习作,乐于分享习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教学效果,达到中年段习作的目标。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习作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训练,以字词句段等语言素材为载体表情达意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探究、思考、表达、创新,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才能有效落实习作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url=]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url]. 2011版.[2]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文章欣赏 “三变”──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教学目标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吴敏娥 摘要:本文针对中年段习作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中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忽略知识迁移,导致只会抄写,不会运用”“忽略已有生活体验,导致千人一文”“忽略生活积……
优秀文章交流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作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魏光明 当下数学教学的一种可喜倾向是教师越来越尊重儿童地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得到解放和舒展。这样的课堂,教师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追求赏心悦目的“艺术化”效果……
文章预览 这次教学过程,对于突破平移特征的感受做得很好。教师通过无声地表达自己的数法,让学生“创造”出以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平移的距离,便于学生体验、感悟平移的特征。通过有引导的观察,帮助学生对平移形成较科学的、整体的认识。 这节课至少还有两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