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随笔:应对插嘴的教学策略

时间:2018-06-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的现象十分正常,一般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不能简单地把插嘴看成学生的恶意捣乱,而是学生渴望实现自我的表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被提问的机会不可能人人均衡,有些学生的表现欲望得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的现象十分正常,一般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不能简单地把插嘴看成学生的恶意捣乱,而是学生渴望实现自我的表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被提问的机会不可能人人均衡,有些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之后,情急之下只能“一吐为快”了。 针对学生的插嘴现象需要做出理性的思考,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既要稳定课堂秩序,又不能挫伤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插嘴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插嘴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如果确实是故意捣乱,就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而如果是因为反应灵敏,迫不及待地把答案说出来,就要考虑如何引导。面对学生插嘴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条具体的策略:

一是充分预设。教师在进行教学实际时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尽可能地充分预设,这样,在学生插嘴时,就可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应对。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25×44,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我也预设到学生可能首先会想到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果然实际教学时,出示题目后就有学生插嘴:“这道题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样算步骤更少。”由于有了充分的预设,我在肯定这些学生想法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运用两种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这两种运算律的比较。

二是积极调控。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常常对问题考虑得并不完备,教师应巧妙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例如,教学一千以内的加减法时,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数减去248,小明计算时错把被减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了,结果得439,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学生阅读完题目后,一位调皮的学生插嘴道: “这个小明真是马大哈,怎么会把被减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了,肯定是近视眼,没带眼镜造成的。”话刚说完,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我虽然很生气,但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笑得差不多时语重心长地说:“小明做题目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回答道:“小明做题时态度不够认真,观察不够仔细。我们可不能像他那样。”教师的适时调控既避免了当时的尴尬,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善于鼓励。学生插嘴的行为要有意识引导,但对于插嘴时闪现的思维火花却要倍加呵护。教学《倍数和因数》时,有这样一道题:三个连续的两位数相加,所得的和也是两位数,并且是23的倍数,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多数学生都是先列举出23的倍数有哪些,再从这些倍数中找出两位数,最后将这些数进行拆分找到这三个数。就在这些学生发言的时候,有学生插嘴说:“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所得的和就是中间数的3倍,题目中说所得的和是23的倍数,说明中间数就是23,这三个数是22、23、24。”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也不禁鼓起掌来。一个学生的插嘴点燃了全班学生思维的火花。
标签:


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论文:以学定教 提升思维——对“
课堂教学论文:以学定教 提升思维——对“

==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它又相对独立,因此,这一内容成了众多教师执教公开课的首选内容。笔者曾听了不少教师执教此课,不由也跃跃欲试。 一、这节课“教什么” 从……


优秀论文:第一学段“画图”策略教学浅谈
优秀论文:第一学段“画图”策略教学浅谈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这就有必要在第一学段渗透“画图策略”。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在一年级,教材出……


教研论文 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教研论文 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优秀论文 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邝淑艺 曾经读过一则西方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两匹被公认为很出色的马(姑且称之为A马和B马吧)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电子记录显示A马获得了胜利,但仅比B马快了一个鼻子那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