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俗语识别与运用第一节 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造句:虽然你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释:冰冻三
俗语识别与运用——第一节
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造句:虽然你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释: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那么多作业没写,都是你长久累积的。
【注意】用于好的或坏的事物均可。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释: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
4.吃一堑,长一智
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智,见识。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造句:吃一次亏,就要吃一堑长一智。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造句:人人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初生牛犊不怕虎
解释: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也比喻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
造句: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他还在棋局中迷迷茫茫,其他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真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解释: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造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9.独木不成林
解释:本义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造句:成功往往因为合作,你难道不知道独木不成林吗?
俗语识别与运用——第二节
10.磨刀不误砍柴功
解释: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造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现在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
考试中出类拔萃。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解释: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历史的教训必须记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决不可重蹈覆辙。
12.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解释: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造句:我们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使功夫日益成熟。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释:树:培植,培养。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 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一个人才很不容易。百年树人引申又解:一个人的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
造句:西方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造句: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15.书到用时方恨少
解释: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恨,悔恨,后悔。少,只懂那一点点。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造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16.行百里者半九十
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
造句:你一定不能放弃,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1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解释: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
造句:他的家乡辈出人才,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造句: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19.玉不琢不成器
解释: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难以成才。
造句:我们要记住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和锻炼,使自己早日成才。
20.众人拾柴火焰高
解释:指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造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成 语 与 俗 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从内容和形式看,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等基本特点。成语言简意赅,使用得当,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修辞效果。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俗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形象生动,适当地运用俗语,能增强表达效果。
在现代汉语中,有的意思既可以用成语表示,也可以用俗语表示,在一定的场合下,它们是可以互换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