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和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05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文章记述了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次活动是为了悼念二战中被屠杀的三百个孩子而举行的。在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场景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反衬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行径,

  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文章记述了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次活动是为了悼念二战中被屠杀的三百个孩子而举行的。在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场景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反衬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行径,震动读者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了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说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写作用,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联系现实,树立自强意识,防止悲剧重演。
 
  说教学,学法:
  教师应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说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谈看到了什么,自己的感受?
  2、讲解: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在父母的眼中他们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乖巧……可是1941年10月21日,在克拉库耶伐次的这座小城里,一天之内,纳粹杀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献血染红三百五十多英里土地,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使这座小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堆。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那次的屠杀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
  每年的10月21日,南斯拉夫人民都会聚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参加那次事件的追悼会,再次感受当时的场景。(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了解作者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
  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
  2、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肃穆      荒谬           憧憬
  呵护     杀戮            悼念
  屹立      蜿蜒           恍惚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文章各部分起个小标题。
  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写作的顺序:作者的参观顺序
  由“历史”到“现实,过渡句:“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
  2、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四、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自由读文章的引文部分,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能发现萨特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沉重”: 7000多人无辜被残杀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2、选择性的读文章,看看哪些是“沉重”的记忆?哪些是 “美丽”的记忆??(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然后推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沉重:
  景物描写:写天气,也是在写情。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
  语言描写:“七千多人呀”“ 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突出了屠杀的残酷和悲惨。
  神态描写:两位老人“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石碑”,“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幸存者与地下的长眠着在这一刻是相通的。
  美丽:
  场面描写:“人已满山满谷。……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纪念的人群是美丽的,孩子们对生的渴望是美丽的。
  3、引导:不论是“沉重”的记忆,还是 “美丽”的记忆,作家聂华苓用文字记下的参加纪念活动的过程中,这里哪一个情节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五、重点研读,品味感情
  1、快速默读课文,圈出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发言
  2、具体说说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3、在座谈会上,人们为什么都和西德作家明赫白握手呢?
  4、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六、巩固拓展,感悟延伸
  谈谈此时你内心的感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