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重点难点

时间:2016-08-06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教学方法:模仿和角色朗读 讨论探究法 分析点拨法 教学目标: 1、分析并理解主人公形象 2、体悟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体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立体的理解人物 第一步: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听一段朗读(并配音乐导入) 我的保姆,长妈

  教学方法:模仿和角色朗读
  讨论探究法
  分析点拨法
 
  教学目标:
  1、分析并理解主人公形象
  2、体悟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体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立体的理解人物
 
  第一步: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听一段朗读(并配音乐导入)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刚才大家听到是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自己儿时保姆的深切怀念,也是鲁迅所有作品里笔调最温暖的一篇。一个幼年时的保姆,怎么会牢牢占据了鲁迅精神世界的一角呢?是长妈妈因鲁迅的怀念而不朽,还是鲁迅因她而发育了自己的精神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先生笔下的阿长、读懂先生眼里的长妈妈。
 
  第二步:初识阿长
  那么,阿长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为什么咱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要专门为她写这篇回忆散文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用“阿长是一个的人”来说说话。
  不要求全面,只要你能说出阿长的某一个特征或某一件事情就可以。
  。。。。。。
  这么看来,阿长是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不是)
  是不是十全十美的保姆?(不是)
  她是一个立体丰富的人。
 
  第三步:走近阿长
     下面我们就从品味细节入手,来剖析这个“个性丰富”的阿长。
  在预习中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那么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呢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   限制我的行动
  ③   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   谋害我的隐鼠
  ⑦   为我买《山海经》
  那么,在这些事中你觉得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最深刻呢?能不能把它模仿出来呢?下面请大家以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文中一到两处写得特别有意思得地方,想象一下阿长可能会说什么话或者会做怎样的动作,然后把它模仿出来,并且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怎样的性格。
  给大家4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学生可以模仿的内容:
  1、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叉着腰说:“你这孩子,有你这么调皮的吗,你再这么着,我可告诉你妈去啦!”非常形象!这说明阿长对鲁迅怎么样呢?甚至近乎苛刻。(配漫画)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表现出了阿长当时怎样的心情呢?高兴得意,对孩子的关爱。
  3、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跟你说罗,隔壁王妈家里又死了只鸡,啧啧,不对头…”你的模仿真是传神!从这里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呢呢?按咱们长沙话说她是一个喜欢碎碎念的典型“堂客们”(配漫画)
  4、“那里的话?!”她严肃他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个片段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长呢?可爱又有点无知。
  5、阿长睡觉时挤得鲁迅没法翻身。母亲曾经这样问过她:”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得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鲁迅的母亲其实是在暗示长妈妈要给儿子留点睡觉的地方,可是咱们的阿长“接驼”了吗?(没有)由此可见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拘小节呀,咱们甚至还可以想象胖胖的阿长睡觉时呼噜声肯定特别的大吧(配漫画)
  6、“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
  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同学的表演精彩吗?精彩在哪些地方呢?请点评。
  通过同学们生动形象的想象和模仿,阿长的形象便清晰地跃然于我们眼前了,——她是一个烦琐、愚昧、迷信但却又善良、朴实、真诚的劳动妇女。
 
  第四步:读懂阿长
  不过,咱们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要走进儿时鲁迅的世界,也要理解已入不惑之年的作者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读懂阿长.
  1、毫无疑问,作品得主人公是谁呀(阿长),
  那么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叫《阿长》或者《长妈妈》,而要定为《阿长与〈山海经〉》呢?
  (探究发言)
  原因在于:
  1、阿长买《山海经》是文章的详写部分,是作者倾注最多笔墨和情感的部分。
  2、它最集中的体现了阿长对作者爱。“别人不肯做”,比如远房的叔祖曾有书却懒得去找,“不能做”是因为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那为什么不识字的阿长却做到了呢?因为只有她才这么把鲁迅的事情放在心上,也只有她才这么为鲁迅操心费事。鲁迅这个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他的第一部宝书竟然是文盲阿长给买的,这怎么会不令他怀念和尊敬呢?
  2、第一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给一个稍微难点的:如果阿长买《山海经》是文章的主体,是作者对阿长的赞扬(扬),那么前面那些个令作者“讨厌”和“不耐烦”的事有什么作用呢?
  为阿长买《山海经》做铺垫,从手法上说是欲扬先抑。写文章就是要这样,不能平铺直叙,适当的运用一下欲扬先抑,可以使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给大家一个更难点的问题,请再想一想:那些看似贬义的文字后面就真的没有一点点赞扬阿长的感情吗?到文中去寻找一些线索。
  严格管束,关心爱护,即使这种教育方式有些粗俗,但毕竟是爱的体现;强吃“福橘”,是对孩子美好的祝福;老规矩,避讳、珍惜劳动果实,咱们的阿长是在告诉鲁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么看来,小时候鲁迅眼中的“讨厌”和“不耐烦”在人到中年的先生心里原来更多的是温暖的记忆和真切的同情啊。
  4、到现在咱们就读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盈的阿长。下面请同学们翻到58面,全班朗读最后两段,用自己的理解深情演绎作者对阿长的怀念。
  第五步:寻找“阿长”(作业)
  的确,阿长在儿时的鲁迅眼里也许还有些粗俗有些讨厌,可是当他在三十年后回眸这段记忆时,却发现正是这个地位低微、没有文化的保姆,用她的善良和仁爱滋养了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些人呢?也许他们的方式能是当时的我们所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平凡之人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最真也最长久的感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类似“阿长”的人。
  你觉得的身边有谁象阿长呢?(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呢,还是爱叨唠的妈妈,严厉的爸爸,又或者是爱管闲事的邻居阿姨,甚至是你曾经觉得不带爱相的某个朋友?)
  下面请同学用屏幕上的方式,把你心中要说的话对你的“阿长”们说出来。
  XX,我想对你说,我曾经很讨厌你,甚至恨过你,因为你     ,但是后来我发现        ,所以我想对你说,XX,感谢你,感谢你曾经照亮了我的生命!
  以《记忆里的“阿长”》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