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老王教学设计和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10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杨绛的《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教学安排。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杨绛的《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教学安排。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课本中的单元提示明确指出:“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教学内容
  《老王》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散文。作者杨绛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和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集中刻画了老王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穷苦卑微,生活凄凉艰难,为人老实厚道,有知恩图报的美德。杨绛高度赞扬了老王的善良品质,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本文叙述语句平淡从容却饱含深情,老王的苦与善充溢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不失一篇培养学生爱心、善心,同情心的佳作。
  (三)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但对于《老王》这篇人文性和社会性较强的散文来说,学生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程度和主题的深度理解上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并且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1、因此,我确立本文的“知识目标”为: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 “能力目标”为: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者,以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同情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综合考虑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激发学生的爱心。
  难点:(1)、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理解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教法设计
  一个理想的教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老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问题引导,总结归纳深入课文学习,实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
  (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
 
  三、学法指导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他们怎么学。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运用以下学法:自主学习法、诵读品位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四)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一)激趣引题,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法。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学生熟悉的奥巴马,毛泽东,周杰伦和张韶涵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屏幕上的这些人大家都认识吗?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再展示一幅陌生老人的画像,再问学生: 这一位呢?学生可能会说不知道,教师这样回应学生:老师也不知道他是谁。平时我们都习惯于关注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伟人,有耀眼光环的明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像这位老人这样的普通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讲述普通人的文章——《老王》
  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营造亲切平和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章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导入之后,让学生把课本翻到课文中有插图的这一页,同时,教师问学生: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从读中找出答案。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做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
  (三)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在初读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我将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首先,让学生根据刚才阅读过的课文内容,说一说老王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他在生理上有什么缺陷?他的居住条件怎么样?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描写老王生活状况的语句,让他们明确,老王是一个三轮车夫,他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他住在一个破落的大院中的破旧的小屋里。从而得出老王这个人他很苦。课文中提到“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问学生,“单干户“是什么意思?由于时代背景的缺乏,学生可能很少人能回答出来,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作品反映的是“文革”那段荒唐动荡的社会,当时不许人们单独干活,这里的单干户就是这个意思,那时候连蹬三轮的也要组织起来。
  通过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老王,他是一个不幸的人。(板书:老王  苦:他是一个不幸的人)
  对老王的不幸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教师选一位学生朗读作者写老王 “送冰”和“送钱先生看病”这两个片段的内容,教师对其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例如: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还有: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让学生通过对朗读技巧的掌握,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老王有着忠厚老实、知恩图报的美德,凸显了他善良的性格特点。(板书:善:老实厚道  知恩图报)
  教师继续提问: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还有哪一个片段最能体现老王善良的性格特点呢?学生可能会找到老王在临死前一天去给钱先生家送香油鸡蛋等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朗读文中的相关内容。例如: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通过教师对“镶嵌”、“强笑”这两个词语的重读,让学生对文中的语言描写进行揣摩、理解。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而这一片段又是本文中最能打动人心一段内容,对此内容的深入理解,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以此来达到本课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老王是这么善良,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待老王的呢?教师让学生从文中归纳出作者及作者一家如何对待老王的。之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为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鱼肝油。说明作者一家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老王的。凸显了作者的善。(板书:作者  善:平等观念)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课文的结尾句,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如何理解这句话?从一下三个小问题考虑:
  (1)、杨绛先生是幸运的人吗?
  (2)、她为什么会“愧怍”?
  (3)、她“愧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的人有责任关注不幸者的命运。作者回想起来,她认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但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并不是简单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怀念,更有爱的观念下的平等和人文关怀。(板书:箭头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到此为止,课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得以实现,教学重、难点也都得到突破,接下来进入拓展延伸,自主创新这个环节:
  (四)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老王——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老王这样一个形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至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教师采用播放《相信爱》这首背景音乐,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今弱势群体的一些图片,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吃不饱饭、有的看不起病、有的救不了业,有的上不起学。作为90后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们,又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通过两个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让他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从课本走向生活,说自己所想,谈自己所感。让他们知道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和生命意识,对他人生命的关爱和尊重就是我们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接下来,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一封信给一个你认为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从课堂上的说话练习到课下的写作练习,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激发他们的善心和爱心。
  五、板书设计
  下面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作者    善:平等观念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苦:他是一个不幸的人
  老王
  善:忠厚老实   知恩图报
  采用这样的板书设计线索清楚,简单明了,概括性较强。一方面使学生一目了然弄清楚本堂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另一方面,教师有创意的板书,把学生、作者、老师的感情连接在一起,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以上就是我对《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安排。谢谢!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