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学设计和说屏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17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说屏》(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 《说屏》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 15篇课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说“屏”》(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
《说“屏”》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 15篇课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其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几个精华,包括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表达了作者对屏风的喜爱、向往及赞赏之情,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1课时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由于本课的说明对象“屏”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见,而它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2)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而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还比较少,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文中古诗词的含义。
第二方面: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的特点,因此在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的感受,教师只要适时运用点拨引导法在精彩段落的写作和朗读方法上稍作指导,对于学生的发言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表扬,对于不当之处适当给予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法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③合作的时间要有定量。④要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第三方面: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一种可以用来遮挡视线,又可以用作装饰的东西呢?”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学生开始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
通过学生自读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了对文章和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
将通过小组讨论都不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出来跟同学一起讨论,教师可给出适当的点拨和解析,或者总结同学的观点,提出更深层的问题,让同学深入思考,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文的中心思想,并借此唤起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期让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可以永远散发不朽的艺术魅力,也期待着,让屏风可以在今天的艺术装饰中重新大放异彩。
环节6课后作业
给同学布置适当知识类的课后作业,以巩固知识点或布置作文类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以致用。
第四方面板书设计
说“屏”向往喜爱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