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学会运用;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学会运用;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学生---搜集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笔记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老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用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多媒体投放巴西龟的图片、资料)
	  教师明确: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生物入侵者》,进入这一特殊的“战场”,做一番详细地考察。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解释题目
	  学生从书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三、阅读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外,还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小组内交流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楚文章内容:
	  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四、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  1  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第2、3、4段)
	  《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生物入侵者形成、增多的原因、途径(第  5  段)
	  揭示态度:科学界对生物入侵者不同的态度(第6、7段)
	  采取措施: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  8  段)
	  五、写法探究
	  1、探究本文所用的说明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并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探究学习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找出文中用有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与说明方法相关的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2)本文所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后,老师板书:列数字---使读者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
	  举例子---有力支撑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打比方---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可感。)
	  六、延伸拓展
	  先多媒体展示课文中介绍到的生物入侵者的图片,然后提问:
	  你知道的生物入侵者还有哪些?(学生再各抒己见,教师最后展示自己搜集的我国的生物入侵者资料---水葫芦、薇甘菊、松材线虫及关于生物入侵的统计资料)
	  七、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本堂所得;
	  2、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事理说明文,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文章先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又探究原因,分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再揭示人们的态度;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八、布置作业
	  1、课外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理论;
	  2、请以“水”、“野生动物”、“森林”、“土地”为对象各拟一则环保话题的公益广告词,每则不超过15个字。
	  作业示例:
	  1、地球的皮肤,请温柔地呵护。
	  2、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3、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4、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