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时间:2016-08-26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桃花源记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背景导航】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当时政权更迭频繁,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生灵涂炭。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背景导航】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当时政权更迭频繁,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生灵涂炭。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一、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     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二、词语解释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落英缤纷  落花       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     欲穷其林   穷尽
  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豁然开朗   开阔敞亮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并怡然自乐   高兴的样子  悉如外人   都        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咸来问讯   都
  无论魏晋 不要说,不必说  皆叹惋  感叹惋惜     此中人语云 告诉             处处志之   做标记
  后遂无问津者  于是,就;问路,访求            欣然规往  愉快的样子;计划  诣太守    到
  寻病终 不久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三、翻译语句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缤纷繁多。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片桃林的尽头。
  3.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
  1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1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14.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15.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四、内容理解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答:第一问:渔人的行踪。(1分) 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分)
  2.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问话的是渔人;也有人认为问话的是桃源人。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以课文为依据说明理由。
  答:渔人:①这句描述的是渔人与桃源人交谈的一个情景。意思是说,在渔人问起桃源人时,桃源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发问的是渔人。②桃源人当初是为了“避秦时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的,他们无心也无须打探外面的情况,所以,好奇发问的是渔人。
  桃源人:①因桃源人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地已经很久了,所以,既然渔人是从外面来的,所以桃源人也想从渔人那里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②因渔人来自外面,所以,桃源人出于好奇,顺便向渔人发问打听。
  3. 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什么?
  答: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①环境方面(优美)②物质方面(富足)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④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五、演练场
  1.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不复得路”。
  2.《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2分)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6.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文中,桃源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外人道也”?(2分)
  担心外界的战乱危及桃园,破坏这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的生活。
  8.文章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2分)
  使桃花源增添神秘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9.第一段描写桃花林的美景作用:
  渲染神秘色彩,设置悬念,为下文渔人遇见桃花源人作铺垫。
  10.你认为渔人介绍了什么令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
  介绍了秦末以来的历史,如朝代更迭频繁,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生灵涂炭等,他们为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惋惜,为外界人不能过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感叹、惋惜。
  1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1、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2、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这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拓展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