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陋室铭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一、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 ) (4)惟吾德馨( )( ) (5)无丝竹之乱耳( )( ) (6)草色入帘青( ) (7)谈笑有鸿儒( ) (8)往来无白丁( ) (9)可以调素
      
      
	 
	  
	  陋室铭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一、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          )
	  (4)惟吾德馨(          )(          )   (5)无丝竹之乱耳(          )(          )
	  (6)草色入帘青(          )   (7)谈笑有鸿儒(          )   (8)往来无白丁(          )
	  (9)可以调素琴(          )   (10)阅金经(          )   (11)苔痕上阶绿(          )
	  (12)无案牍之劳形(          )(          )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三、阅读理解
	  1、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陋室铭》答案
	  【内容概述】
	  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中考链接】
	  一、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出名。/(2)有龙则灵(          ):灵异。/(3)斯是陋室(          ):这。/(4)惟吾德馨(          )(          ):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5)苔痕上阶绿(          ):长上。/(6)草色入帘青(          ):映入。/(7)谈笑有鸿儒(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8)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9)可以调素琴(          ):弹奏。/(10)阅金经(          ):这里指佛经。/(11)无丝竹之乱耳(          )(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2)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的公文;形体,身体。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阅读理解
	  1、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3、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①句的批法,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天之骄子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句式,突出主旨。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
	  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5、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示例: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示例: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换负。
	  8、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示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诗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
	
	
	
		拓展阅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