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雷电颂教学视频和教学实录

时间:2016-10-11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雷电颂教学视频在线观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 (3)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自己就是颂雷电、斥苍天的屈原,

  雷电颂教学视频在线观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
  (3)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自己就是颂雷电、斥苍天的屈原,入情入境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2)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指导诵读,通过读感受人物的思想及品味本文富有强烈感情的语言。
  孩子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上,是谁的智慧谛造了伟大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多元的中华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文学巨子,是谁的忠烈发源了滚滚的汩罗水,摧动了帆帆龙舟,流淌着后世人永恒的纪念;如果说两千年前的屈原是因为没遇上名君,不忍看自己的同胞生灵涂炭,而选择了壮烈的纵身一跃,那两千年后,他如果看到悲剧重演,看到外族的铁蹄踏碎了我们的半壁河山,看到炎黄子孙却在国难当头发动政变,把枪口对准那些誓死保国的同胞,他心中该涌起怎样的万丈狂澜?今天我们就走近屈原,去聆听他的心声。
  本文的作者是屈原吗?(不是,是郭沫若)
 
  一 检测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及人物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邓小平)。诗歌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武则天》《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等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2、生字词
  睥睨 pì nì  波澜 lán     鞺鞺鞳鞳 tāng tà   祈祷 qǐ
  污秽 huì   稽首 qǐ        迸射 bèng      罪孽 niè
  脚镣 liào   咆哮 páo xiào   眩目 xuàn      伫立 zhù
  木梗 gěng  驰骋 chí chěng  虐待 nüè       郢 yǐng
  雷霆 tíng   徘徊 pái huái   忏悔 chàn
 
  二 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
  第一场: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场: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场:高潮。写侍女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中毒身亡。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台词又可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雷电颂》节选的第五幕的第二场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四、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你读过文章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文章描写屈原外貌和动作的语句有哪些?(屈原  外貌  戴有刑具,系有长链,穿着囚衣,披散头发;动作  伫立睥睨,目含怒火,两手同举,曲拳于胸,受到迫害坚持真理,满腔愤怒坚贞不屈。)
  (2)说出时间地点及人物所处的环境(时间:午夜刚过去,黎明未到来最黑暗的时候。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环境:殿内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外面雷电交加,狂风大作)
  (3)文章全部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他赞美了什么,指斥了什么?(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1-8);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9-13))
  (4)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写到了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等景象)象征手法  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A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 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
  D 无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E、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F “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作用: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
  (5)《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拟人兼呼告——爱憎表达最直接有力
  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愤怒地斥责众神,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排比和反复——句式整齐,感情表达更强烈
  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多用短句——语气急促,情感激烈
  短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语势急促,能够很好地把人物内心激烈的情感表达出来
  (6)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7)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五 品味语言
  假如你是屈原,面对奸佞的诬陷迫害,在这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的午夜,将会怎样倾吐衷肠?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片断或语句,大胆地朗读,品味语言的同时再次体会文章的情感。(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思考:郭沫若要借屈原之口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借古讽今,鞭挞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课堂小结
  《雷电颂》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抒发了屈原忧愤深广的思想感情,充满对黑暗的诅咒,对光明的礼赞和渴望,充分表现了屈原在失败之后依然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战斗意志。
  w《屈原》这部历史剧在1942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w周恩来曾说:“……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
 
  六 比较阅读
  以前学过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与这二首诗相比,本文的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作业
  1、搜集屈原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课外阅读有关屈原的作品及郭沫若的作品
  板书设计:
  风、雷、电——呼唤和歌颂
  追求光明,痛恨黑暗
  “土偶木梗”——斥责与抨击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