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时间:2015-09-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 1、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 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
 
  1、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 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课件准备】  白板
 
  【小组任务】  自学 合作 探究
 
  【学习过程】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自主学习】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瞭乱  不可明状   荒谬   憧憬  B、响彻云霄  头发班白   屏障   屹立
 
  C、杀戮      荡然无存   赃物   荒谬  D、憧憬     月明风清    寒襟   张皇失错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4、仔细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合作探究】
 
  5、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6、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7、“他们杀了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芙蓉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感情?)
 
  8、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9、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10、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读精练】
 
  阅读“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回答问题。
 
  11、 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12、 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13、. 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
 
  14、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这表明了什么?(“他”是指西德作家明赫白)
 
  答:
 
  15、从这段文字看,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
 
  1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C.对社会深刻的观察,使他的批判往往独抒新见。
 
  D.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17、 “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 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①②句间    B.②③句间     C.③④句间 D.④句后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主题阅读】
 
  家书
 
  ①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②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③“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我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菊一字一顿念出,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④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⑤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
 
  ⑥菊问:“回不回信 ”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菊写,我说。”
 
  ⑦菊趴到桌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⑧“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⑨“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⑩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对你哥说说。”
 
  ⑿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⒀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归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⒅信收到。钱就寄。
 
  18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19、⒄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的心理是怎样的?
 
  20、⒅段与前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21、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
 
  22、小说中的大学生是怎样一个人?试作简要分析。
 
  23、“我一切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一句话是否得体?为什么?如果不得体,请修改之。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能力提升】
 
  24、按照题目要求,发挥想象,扩写一个片断作文。
 
  ①想象在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发生的这场杀戮的具体情景,如塞尔维亚人民的晚清抵抗、孩子们临死前的情景、纳粹的残忍凶暴,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断。
 
  ②阅读课文这段文字,“纳粹在灭种呀!孩子们就从课堂里被抓走了,还有十几位老师。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刻!’”香型课堂上的情景(那位老师的深情动作,纳粹士兵的动作),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断。
 
  ③想象巴法尔给他父亲写信时的情景,把巴法尔的新扩展成300字左右的片断。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后记】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答案
 
  1、C; 2、B;3、B;4、全是”一词说明纳粹杀害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市民,强调了作者的悲愤之情1、萨特说到,克拉库耶伐次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一天之内,纳粹杀死了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课文中写到一位不愿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这一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
 
  2、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是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开头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3、“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4、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各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各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5、作者想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6、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趋势,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5、示例: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二战内容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6、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7、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屠杀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屠杀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全句的意思: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8、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日本作家是自私的狡辩。9、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谅解、宽恕和尊重。 10、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11B.  12、C  13、景物描写    烘托和渲染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春节前的喜庆气氛;和下文对比。14、动作描写    儿子的做法让延叔感到非常失望,心里难受,吃饭也味同嚼蜡。
 
  15、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16、因为延叔感到儿子不体谅父母,有点气愤,想用短信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17、那位大学生出身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乱花钱,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关心家中的事情,只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钱。18、不得体。因为读信的是父母,儿子的信的语言决不能够用命令的口吻“务必立刻寄钱来”。可以改成:如果可能的话,请给我寄些钱过年。
 
  单元达标答案
 
  1.C 2.B 3.B 4.c 5.A 6.B 7.略8.第l段第一句。  9.“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lO.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11.A 12.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13.D 14.负伤,受伤15.因为听到菱花受伤的话感到意外和懊恨自己的大意和过于自信。  16.烘托了老头子的心理,因过于自信而让别人受伤觉得丢了脸。  17.特别讲究自尊和面子。  18.写出老头子的懊丧与悔恨。  19.名   形容20.c 21.  (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就遭破坏。  (2)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22.你可以不用蜡烛。  粗暴23.夸张紧张憎恨凶恶24.取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25.机智、勇敢、镇宗(或沉着) 26.略
标签: 初二语文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