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观潮阅读答案,观潮作业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5-11-16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下文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著名的文章《观潮》,这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常考的篇目。那么《观潮》的阅读答案是什么?让小编来为大家整理关于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观潮》这篇文章的答案吧。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

 
下文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著名的文章《观潮》,这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常考的篇目。那么《观潮》的阅读答案是什么?让小编来为大家整理关于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观潮》这篇文章的答案吧。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吴儿善泅者数百         善战,吾请无攻宋矣
D.皆披发文身             与儿女讲论文义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
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4.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3分)
                                                                                                                                          
5、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                                      ”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                                     ” 
③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                                       ”
④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                                         
第二段:(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7.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8.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9.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10.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观潮》三、四段
11.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12.概括两段内容。  
 
13.第三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
 
14.上文第四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么?
 
 
(乙)、《酒泉子 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 解释下列词语。
(1) 鲸波:                                    (2)心寒:                                    
(3)  既望:                                                                
2、甲、乙两文在体裁上有何区别?
                                                                             
3、甲文先用比喻写潮水变化,初时            ,后如           ,又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的景象,此句是                   。乙文同样用夸张手法写景的一句是                         。
4、甲乙两文都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个同样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甲文是                            ,乙文是                         。
5、翻译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并对这两个句子作一点分析。
(1)                                                                        
分析:                                                                               
(2)                                                                     
分析:                                                                  
6、解释加点的字。
                                                                          
                                                                          
《观潮》答案:
1.A  2.B 3.C                                     
4.反对的观点:衬托“潮”的壮观,丰富“观”的内容(扣住“衬托”来解说即可)
  赞成的观点:偏离描写重点“潮”,有离题之嫌(扣住“离题”来解说即可)
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 
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
5、1.①仅如银线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④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6.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 作铺垫。
7.形、色、声、势 
8.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9.水军演习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10烟消波静 动静相衬 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11.勇猛 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  
12.①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②段写观潮的热闹场面。 
13.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14、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
 
1、巨浪, 指心中害怕恐惧,农历十六
2、甲文为记叙文,注重写景,乙文为宋词,语言精练
3、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吞天沃日
4、旗尾略不沾湿,手把红旗旗不湿
5、分析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表现水兵作战英勇和娴熟的水上技巧。
分析:运用夸张修辞,突出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技巧。从侧面来表现吴儿技艺的高超
6、自己找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
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
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
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标签:


相关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朗读mp3点击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水调歌头ppt课件
水调歌头ppt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过零丁洋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