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人教版初二语文《三峡》阅读答案,文中介绍了三峡的气势,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课文《三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人教版初二语文《三峡》阅读答案,文中介绍了三峡的气势,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课文《三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10、三峡是指、和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市之间。
11、填补原文空白。
12、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3、选文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1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15、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1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18、根据文中内容,解释“峡”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
⑴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⑷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
2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从侧面描写三峡的险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从正面写出三峡的险恶。( )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写俯视所见;“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写仰视所见。( )
C、选段中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有静有动,例如“湍”和“潭”、“回流”和“倒影”、“绝”和“飞瀑”即是。( )
23、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每一段开头,都是先点出_____________或季节,中间是_____________描写,结尾以“我”的感觉来_____________之。
10、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宜昌
1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总分。
13、并列。夏、春秋、冬。
14、①夏季:水势迅疾凶猛。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③秋季:凄凉异常。
15、主要是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16、表达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7、俯视仰视
18、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19、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20、不设同一答案21、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⑵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⑷高猿长啸,属引妻异
22、A、×B、√C、√
23、小;总;分;地点;景物;烘托
标签: 初二语文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
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二语文课文《水调歌头》,对很多教师来说制作《水调歌头》ppt课件是一个难题,那么小编就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水调歌头》的现成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水调歌头》ppt课件部分内容预览: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 在密州当……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过零丁洋》ppt课件,教师可以搜索本站《过零丁洋》教案和教学设计等更多教学资料,结合之前分享的关于《过零丁洋》资料,制作更完整的ppt课件。 《过零丁洋》ppt课件预览: 背 景 介 绍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