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 > 正文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时间:2015-08-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历史上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教材分析: 1.本科教材在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儒学成为正统三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的过程。 2、董仲舒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历史上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教材分析:
 
  1.本科教材在“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儒学成为正统”三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的过程。
 
  2、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上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新儒学随之被汉统治者尊崇,去的正统地位。
 
  3.汉代尊儒奠定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至深。学情分析:
 
  1.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高中历史的学习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教学中能力要求不能过高,要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调查,学生对儒家学说及其代表人物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属于知其皮毛的层次。历史思维能力低。
 
  3.学生对“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初“无为而治”的情况;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汉武帝尊儒倡儒的措施及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2、过程与方法:归纳内容,展示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思想统一、文化统一对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共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完成学案,时间5分钟。
 
  第二环节:简介董仲舒;对新儒学的思想、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和西汉教育状况等内容进行归纳及必要的分析、说明。突破重点。时间15分钟。第三环节:问题探究。突破难点。时间15分钟。
 
  第四环节:教学评价。问题探究也包括了评价。另外,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进行检查评价。时间5分钟。
 
  (二)教师活动:
 
  教师课前要准备学案。
 
  多媒体展示董仲舒及其代表作简介;展示鲁壁、汉武帝、五经书影、授经讲学图等资料。对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说明。
 
  多媒体展示两个要探究的问题:西汉前期的政治为什么会从‘无为’转向‘有为’?儒学成为正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也可以参加讨论。(三)预设学生行为:完成学案。
 
  学生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会有疑问。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会有较多的疑问。(四)设计意图:
 
  完成学案,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展示资料增强历史感,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板书设计:
 
  一、从“无为”到“有为”1、西汉初期,“无为而治”2、汉武帝时,积极进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简介:汉代大儒;代表作《春秋繁露》;建立新儒学体系2、新儒学的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3)提出“三纲五常”
 
  3、评价:随时代变化而发展,适应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2、西汉的儒学教育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D)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4、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B)
 
  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C)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
 
  6、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C)A.人定胜天B.贵贱有序C.君权神授D.实行仁政8、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C)
 
  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
 
  10、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B)
 
  A.春秋大一统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仁政D.三纲五常
 
  1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B)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C)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7、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C)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董仲舒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该思想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独尊儒术和罢黜百家
 
  (3)上述主张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有利于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教学反思
 
  1、本课头绪多,涉及到一个“中心人物”——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以及两个“隐性”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西汉的选举制度“察举制”。这两个“隐性”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无为而治”与“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
 
  2、“儒学成为正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的问题难度较大,以后设计问题时必须多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三年级上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上课课件,更多高中二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


相关内容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宋明理学》ppt课件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宋明理学》ppt课件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历史上册《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三年级上册《宋明理学》上课课件,更多高中三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背景 1. 面向……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高中三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上课课件,更多高中二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