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
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化学教材分析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属于课标中的第一部分《必修1》中的从实验学化学。 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的具体内容标准确定为:“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而且本章的学习是以后实验的基础,而且将在整个高中必修化学中贯穿,如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实证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以及对实验科学方法的认识等。 学情分析:
虽然初中化学介绍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但高中新生对化学实验还了解不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验基础和知识基础,本章对“化学实验基础”专题所确定的上述5个内容标准没有全部涉及,只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操作。同时,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没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本节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们要以实验法为基础,辅之以讲述法,必要时以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 1强调实验室规则,严格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
3.多采用演示、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4.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学会选择物质检验和分离的方法
2.学法分析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简单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加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新课导入: 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
重要性。 必要时可以展示一些由于实验操作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用PPT展示或者播放一些视频。
进行提问: 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实验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 复习旧知: 复习初中学习的一些旧的知识,如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
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假如这些问题我们忽视了,容易引起什么后果?从而引起我们对化学实验安全的关注。
再次提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能举
出一些例子吗?
实验探究:
1.1粗盐的提纯 1.2粗盐杂质的检验 1.3蒸馏和萃取 1.4分液漏斗的使用
问题与交流
1.0 学与问
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可见,要视杂质性质及含量来评价其是否有害或在人类活动中是否有利用的价值。化学中除杂,主要是因为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某物质的利用价值,如在化学反应中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反应,或反应中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催化剂中毒,等等。
1.1思考与交流
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
如何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以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实验药品?
加入你选择的药品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有没有其他什么方法再把它们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