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物理方法 1 、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 例: ① 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
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物理方法
1、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 例:
① 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
2、蒸发、浓缩和结晶:分离溶质与溶剂,如NaCl溶液得到NaCl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原理分离,如分离NaCl和KNO3。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注意: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3、萃取分液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和被萃取物质不反应。
分液是把分层的两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4、分馏和蒸馏:
原理:沸点不同
适用: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④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5、加热法: SiO2(I2) CaO(CaCO3)
练习: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2、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在停止加热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5、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在下列括号中填写适当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
①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 ②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
③从氯化钠和硝酸钾中提取硝酸钾( ) ④CaO(CaCO3) ( )
⑤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
二、化学方法
1、生成气体法:如除去氯化钠中碳酸钠杂质,加适量盐酸。
2、生成沉淀法:如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钙杂质,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3、置换法: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 CuSO4+Fe==Cu +Fe SO4
4、洗气法(利用气体不同的性质): CO(CO2):NaOH溶液; H2(HCl, NH3):水;
CO2(HCl, SO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干燥法:常见干燥剂有氯化钙B或C、碱石灰B或C、浓硫酸A;一般最后一步除去水蒸气。
练习:
例: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
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 ③加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8、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
A. NaCl(Na2CO3) B. Fe(Cu) C. Na2CO3(CaCO3) D. HCl(BaCl2)
9、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10、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灼烧法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炭粉
B. 将H2和O2混和气体通过炽热的CuO以除去氧气中的氢气
C. 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 干燥O2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B、按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的顺序分离氯化钾、二氧化锰混合物
C、用稀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油污
D、实验时多取的白磷可以放回原瓶
10、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⑴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
⑵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
⑶操作③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
⑷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重要提示:不管是怎么除,都要遵循除杂原则
①不引入杂质 ②本身不减少 ③能除去杂质
答案:1C 2B 3B 4CD 5D 7AC 8D 9 C 10D 11 BD
6 ①加热升华 ②萃取分液 ③ 结晶 ④加热 ⑤ 过滤
12、⑴会引入硝酸钠等新的杂质
⑵将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 溶液后若没有沉淀生成证明SO42-已除尽
⑶除去过量的BaCl2 若先过滤后生成的 BaCO3 还需要再过滤
⑷不严密,理由是没有除去过量的 Na2CO3 .
标签: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希望广大同学能通过大瀚教育小编分享的这篇高中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课件学习这一节。 一、《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图为煤的结构模型) 2、煤的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学设计中包括本节教学目标、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本节的教学要求等等内容,此教学设计比较适合老师,学生想要学习的话可以点击查看。 (高中化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学设……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化学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小编提供的PPT课件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等等知识点。 一、《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具有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