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历史 > 正文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时间:2015-09-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抗日战争《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抗日战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一、抗日战争——《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抗日战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抗日战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抗日战争——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抗日战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抗日战争——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抗日战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今天是星期一,同学们刚刚参加完升旗仪式回来,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
 
  学生:《义勇军进行曲》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
 
  教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学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教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大家翻开课文第30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2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抗战
 
  1、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进程: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教师: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决定?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略)
 
  (板书)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教师:外敌当前,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两个战场。
 
  (板书)3、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组织四次会战
 
  教师:中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日军曾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仅仅一个上海,日军就打了三个多月。日军恼羞成怒,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已经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野兽!
 
  (板书)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播放纪录片、幻灯:南京大屠杀片段及照片、影片《屠城血证》片断、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齐齐哈尔市毒气事件)
 
  教师: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直到今天,日军侵华的危害仍遗毒无穷。请同学们举例证明。
 
  学生:(举例证明略)
 
  教师:那么,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军侵华这段历史和欠下的累累血债?
 
  学生:议论、回答(略)
 
  教师:对,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和维护和平!日军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医治的创伤。抗战胜利后,香港某酒店曾经在酒店门口竖了一个牌子,上写:日本人与狗不得内进!(有学生鼓掌)后来在日本大使馆的强烈抗议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规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费8亿港元。请大家思考,这是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学生:(议论、回答略)
 
  教师:(引导分析略)
 
  教师: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多媒体展示资料:日本文部省修改历史教科书;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法案)日本右翼势力甚至极力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蓄意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发生的一般战斗行为。大家怎样看待这些事件和做法?
 
  幻灯显示: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并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招魂,这表明()
 
  A、日本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B、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活动猖獗
 
  C、日本力图重温政治大国美梦 D、日本重视对下一代的历史教育
 
  学生通过对各选项中信息的比较,很快得出答案是B。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右翼势力不代表日本全体国民,从而端正学生盲目的民族仇视情结。
 
  (板书)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教师:抗日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抗日低潮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动摇了:我们能打赢日军吗?为了振奋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抗日形势的好转,中共党中央决定在华北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展开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教师:百团大战狠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除了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积极开辟国外战场。
 
  (板书)2、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教师:在英美军队配合下,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国民政府决定全国放假一天,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天,全国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各地到处张灯结彩。
 
  (幻灯)猜谜语: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猜三个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的名字。
 
  学生:(议论、回答略)
 
  教师:这三个人分别是屈原(屈服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苏武(苏联出兵山东,威胁日军)、共工(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奋力抗战的功劳)
 
  (幻灯)
 
  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社会的援助
 
  B、敌小我大,我强敌弱
 
  C、国民党正面战场消灭日军的主要兵力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
 
  (答案D)
 
  教师: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都失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全民英勇抗战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板书)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请同学们自己尝试作分析。
 
  学生:(分析、议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略)
 
  (三)布置探究学习内容
 
  查阅有关资料:1、列举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历次侵华的时间、规模和结果;
 
  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多次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唱国歌这一情节,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情绪。后来学生们反映,他们已经四年没唱过国歌了。
 
  由于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各种媒体宣传铺天盖地,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针对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哈日”一族现象,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强调日本侵华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在触目惊心的影片、历史照片中了解历史的真相,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猜谜语),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游戏中学到知识,加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避免在学生中出现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
标签: 高一历史


相关内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分析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本课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中国古代自然经……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PPT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一、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