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我今天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首先是说教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说教材 (一)教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我今天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首先是说教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历史上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教材中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下启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使世界市场的形成脉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其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分析、图片展示等,加深对工业革命的感性认识。
(2)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运用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理解掌握工业革命的原因、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依据:工业革命在历史上及其重要性,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影响;。
依据: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收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工业革命从政治上、经济上、交通上都为之提供了条件。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材料、数据和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主动参与探讨历史,并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材处理
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整合为三目: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3、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说教法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学生的学情而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对工业革命有一定认识。并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历史思维,但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仍然有限,针对学生情况,(1、教法:)本课我运用了直观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来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历史学科史料、图片丰富的特点,展示大量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在重难点的问题上,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学法:
在学法上我运用史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说教学程序
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四个步骤:
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我结合时事中国举办世博会,展示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的图片,吸引学生兴趣,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英国能在1851年举办世博会?得益于什么?自然而然进入本课工业革命的新课学习。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设置问题情境,请学生假设自己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商人,现在投资工业,需具备哪些条件?学生纷纷发言,最终教师总结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以及政治环境。由此来分析英国是怎样具备这些条件的。
再引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此时英国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和需求,需要革新技术和机器,工业革命便爆发了。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史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结合教师讲述来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探究二: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的原因?
展示相关图片,并请学生阅读导言及第一目,可轻松得出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教师通过分析当时英国社会现状,使同学理解工业革命首先由此产生的原因。并强调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引发了其他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但此时纺纱机多为水力,自然条件受限,为摆脱限制,改良的蒸汽机应运而生。由此进入探究三的学习。
探究三:蒸汽机与人类之前使用的原动力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并说说你所知晓的哪些行业运用了蒸汽动力?此问题较简单,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发货学生主体性,培养其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同时由交通运输业自然过渡到下一小目。
之后请学生结合课本第三目第一段,阅读PPT给出的一段有关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上应用的材料,总结概括出工业革命的成就及扩展情况。
在讲解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手工业,工业革命率先完成时,引申1840年英国发起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横向联系的思维。
探究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展示史料、图片、数据等,来引导学生得出工业革命的几方面影响。
首先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以及英国此时期工业数据,说明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之后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二目,由于此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故由教师来讲解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并通过资本主义体系的阶层金字塔,说明此时期社会关系的变化。
接下来我通过展示英国该时期农村、城市人口比例,农业、工业比重的图表,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城市化进程由此兴起。
关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一问题,教师对【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进行讲解后,请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分组讨论学思之窗的问题: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变化及原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工业革命消极影响的方面,结合中国当今现实,呼吁学生要保护环境,并使其认识到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和多样性。辩证分析一个事物所带来的多重影响。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们结合板书来对本课进行归纳和梳理,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记忆,以及重点理解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
最后通过简述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所带去的双重使命,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史实,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中国的双重影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锻炼其整理史料的能力和辩证的唯物史观,以加深对本科重难点的把握。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说反思:
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精神,有层次地设置课堂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本课的课堂活动较多,课堂和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在时间上要注意安排紧凑,还有,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个性不一,因此,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可能会存在偏差。
标签:
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