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师论文 数学课上也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17-10-2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文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没有语言,思维很难表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在

文章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没有语言,思维很难表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桥梁——语言,就变得特别重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形成要通过语言的表述来实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善于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实现数学的教学目的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看到口语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角度来看,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认真寻求对策,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时,我们就该思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口语训练紧密地渗透到其中呢?经我们课题组研究和课堂实践,我们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借助情境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有机会说。

    如今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主题图有着颜色鲜明、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主题图,巧妙设计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动口说题。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主题图展示出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我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

二、在解题过程中,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说,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就是要学生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叙述出来。如:题目告诉我们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在“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给出问题:唱歌的有35 人,跳舞的有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前提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类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明确的是,“说”审题过程通常应从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中开始训练,而小学高年级则偏重于数量关系分析及解题思路的“说”。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有条理、有顺序地思维的训练,而且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培养。

三、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能说,会说。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数学课渗透口语训练的有效途径,小组讨论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有助于实现各种思维的碰撞。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割补变成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把下列三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三个问题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人人参与,积极讨论,活跃他们的思维。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口语锻炼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围绕课堂教学的要求,设计讨论主题,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互相争论,借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在实物  、直观演示中引导学生说。

    小学阶段孩子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比较差,要求他们描述事物的特征比较困难。因此,要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实物展示,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训练中。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首先让学生将十几种生活物品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其次,再动手摸一摸教具,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个感知,简单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特点,说说这些图形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最后,滚一滚物体,说说有什么感觉?这样既加深了对实物的认知,也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去说。

    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的重要环节。此时,绝不要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而废弃了口语训练。相反,我们应趁机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起概括本课的内容、重点、难点。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提出:同学们,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等。在情境的渲染下,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总之,训练学生的口语,既能让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的口语训练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固定的语言,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耐心、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训练,投身其中,多尝试、多探索、多总结。久而久之,不但能提高小学生数学口语表达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标签:


相关内容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假期马上就要来临,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需要家长们用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偏科的孩子这段假期时光更是珍贵不已。好多家长都反映,女孩子的数学科目总是一大难题,今天来分享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并不难,只是知……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