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师随笔

时间:2017-10-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

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例子。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问题意识非常科学而辨证的阐述。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维,而且能使学生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奥秘,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如,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呵护学生质疑的勇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其次,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前的预习,让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或不懂的问题,都记在书上。课堂上,检查预习时,就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留到阅读感悟时再次提出来,进行解决。另外,还常常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学生进行第一轮的筛选,如,大多同学预习时就已经知道了的,没有研究价值的,我把学生提的问题逐个读一遍,要求学生分辨一下哪些问题是多读几遍,或多想一想就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意义不大或是脱离课文的。最后,把两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留下来,朗读感悟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感悟。如《兰兰过桥》一课,筛选出的问题有:兰兰过的第一座桥为什么叫潜水桥?桥上能过火车吗?兰兰过的第二座桥它怎么会自动折叠?兰兰的爷爷是谁?

再次,老师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对于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我首先肯定其学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接着鼓励大家积极提问,凡是不懂的、想知道的、感兴趣的问题都可提,课前能提,课中、课后也能提,以呵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的质疑,让生生互动,解决不了的,老师在给以点拨。还有,老师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最后,让学生学记观察日记,以巩固其质疑习惯。如,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后,让学生养小蝌蚪,观察其生长的过程。当他们发现小蝌蚪脱掉尾巴后不是逃走就是死在瓶里后提出了不少问题,对青蛙是两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在学习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后,结合生活,让学生泡发绿豆芽,水养蒜或种植蒜,写出观察日记。

通过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勤思好问,敢想敢说。
标签:


相关内容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假期马上就要来临,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需要家长们用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偏科的孩子这段假期时光更是珍贵不已。好多家长都反映,女孩子的数学科目总是一大难题,今天来分享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并不难,只是知……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